推荐期刊

大数据时代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时间:2020-11-11 10:30:50 所属分类:会计审计 浏览量:

近年来,我国对于大数据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促进审计工作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在概述当前大数据审计特点的基础上梳理了大数据时代的审计风险类型,从而为提高大数据审计水平,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便能为今后

  近年来,我国对于大数据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促进审计工作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在概述当前大数据审计特点的基础上梳理了大数据时代的审计风险类型,从而为提高大数据审计水平,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便能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大数据时代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一、当前大数据审计的特点

  (一)审计队伍专业人才需求逐渐上升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审计单位逐渐开始重视计算机相关人才的招聘,这能够有效地帮助审计单位进行数据筛选以及数据安全性的维护。这进一步表明了我国审计单位对于计算机人才的招聘逐渐形成了有针对性的具体要求,而这是我国审计单位重视计算机发展的具体体现。同时,对于单位的工作人员,审计单位开始组织定期的计算机相关培训活动,帮助工作人员可以更好的应用计算机的强大数据处理以及筛选功能,从而提高审计的有效性和效率,提升审计结果的专业性。

  (二)审计队伍工作思维和工作模式发生明显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工作前期的数据收集工作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并且在数据开始收集前,要制定相关数据收集的具体审核标准以及有效性数据的评判标准,这样能够让审计工作可以在数据真实性强以及数据链完整的情况下开展,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以及审计工作的质量。随着对大数据的使用,扩展了审计数据的范围,除了单位本身的内部信息,还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行业发展数据信息,让审计结果所包涵的层面和深度进一步的加深。

  (三)审计数据模型不断完善,数据分析效率不断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下,为审计工作带来的优势之一就是审计的数据模型。审计数据模型的建立,帮助审计单位进一步的立体分析数据,让数据最终可以呈现完整的数据分析形态,让审计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开展更加的高效审计活动。并且,数据模型在整合数据时,也优化了数据的搜索过程,让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在分类的数据模型中,快速的找到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数据。

  二、大数据时代的审计风险类型

  (一)数据采集和整理风险

  数据采集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审计单位对于采集的前期数据的真实性,缺乏行之有效的验证手段,只能在审计的过程中逐步的发现数据是否具备真实性。同时,对于数据的完整性也无法保证,导致在审计的过程中因为数据链不完善,而造成的审计工作效率降低的事件经常发生。另一方面,审计单位采集的数据质量不高且较为片面,通常审计单位收集的都是企业内部的数据,而忽视了行业数据以及外部市场的整体数据,这就导致审计的结果是不全面的。并且,即使采取其他数据也没有专业的针对性,采取的数据误差大并且有效性不高,再加上数据的筛选和审核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更加大了审计过程中后期的数据整理难度,也会对审计结果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数据分析和使用风险

  在审计的过程中对于数据的分析和使用更多的依靠的是审计人员的经验,但大数据时代让数据以几何式的数据成倍的增长,加大了审计人员的数据分析和使用难度,有些时候审计人员的判断因为数据的过分冗杂而造成审计结果判断失误。一方面,是审计人员业务知识不够深厚,并且数据建模能力弱导致的。数据建模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数据分析方式,能够反映出数据发展的整体趋势,并帮助审计人员发现数据模块中的薄弱数据项以及不完善的数据项,从而进行审计数据的进一步完善、拓展、收集、归纳等,可以说数据建模在附加审计人员深厚的专业知识,可以让审计工作在大数据时代中更有效的发挥审计职能。但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我国的审计人员对于数据建模依旧不会应用,甚至有些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并不强,这就导致审计数据分析和使用过程中很可能会带来数据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链条进一步扩展,需要审计人员能够用专业的知识多角度的去分析数据包含的链条,最终形成完整的审计数据链,才能够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但经常有许多审计人员缺乏对于数据的审核,习惯性的将数据直接应用,为审计工作埋下了数据使用的风险。

  (三)数据管理风险

  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数据管理风险主要发生在储存和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丢失、泄密等情况。审计数据的管理风险,不仅会对审计单位的形象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使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挑战,更会让被审计的单位面临数据泄密,从而导致重要经营决策受影响,影响其可持续性经营与发展。审计单位的数据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和审计单位忽视了计算机安全的建设有重要的关系。所以,审计单位应该加强计算机安全建设,引进相关专业性人才,帮助审计单位完善数据加密以及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保护等。这是互联网时代我国审计单位做好审计工作必须加强和完善的重点所在。

  三、推动完善大数据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创新审计理念

  《国务院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的把大数据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当中,这是我国重视大数据发展的明确体现。同时这也是进一步的号召各地区的政府推动大数据的发展,滨海加快了政务改革以及辖区管理企业的大数据系统应用。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已经搭建了大数据管理系统,招聘了与此相关的计算机人才以及数据分析人才。面对这一现状,我国的审计机关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运用大数据系统改进审计过程中的各环节工作,让审计工作更加的高效、高质量、更全面,进而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大数据可以给审计工作带来更多的创新以及引进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从而给审计工作带来更多的创新性思路。

  (二)创新审计技术手段与审计人才思维

  1、创新审计技术手段。目前,我国的审计单位在大数据系统的运用上主要是运用计算的数据收集功能,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的数据可以方便数据的分析。在数据采集便利的基础上,却缺乏对于数据的深层次整合,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专业的数据分析模型等工具,有科学研究表明图片和数据的结合,可以让人更加直观、全面的认识到分析中存在的数据缺陷。例如,运用大数据的方式把被审计单位收集来的数据经过筛选后建立成数据模型,可以通过模型的变化形态,来分析出企业的经营风险以及审计数据收集中,存在的哪些数据收集不全面的情况。同时,根据其他国家机关的数据,来分析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的可靠性,增加审计结果的权威性。2、创新审计人才思维。在当今社会中,人才是推动我国审计工作大数据化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审计复合型人才,不仅拥有过硬的业务知识,还会应用大数据系统收集相关审计数据,帮助审计单位建立起新的审计逻辑,创新性的采用更加高效的方式整合审计业务的各流程。新型复合性人才,可以让审计数据在数据模型的建立下更有逻辑关系,理清审计工作的方向和前进思路,并整合各行业的常用有效性数据,推动审计工作的效率。

  (三)落实规范管理要求

  现如今,要完善大数据审计的相关法规制度,保证相关单位所提供的审计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提升数据分析水平,完善技术指导工作机制,提高数据分析人员的工作能力,使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有效使用数据分析工具等。不断完善数据分析方法,为大数据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此外,还要对于数据访问权限要严格管理,并保证数据设备的安全,加强审计数据各方面的管理,其中包含了访问、存储、传输、使用等方面,避免出现数据丢失或是数据泄露的风险出现,促进大数据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综上所述,大数据审计是促进新时代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既要健全大数据审计体系、加强业务风险防范,又要继续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积极创新技术手段,从而更好地实现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事业中的高效利用,最终全面发挥审计工作的重要功效。

  参考文献

  [1]陈剑芳.大数据环境下国家审计模式转变与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9(11).

  [2]涂燕燕.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对政府审计的未来影响——参加大数据专题培训班感想[J].审计与理财,2019(09).

  [3]谢荣.论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模式演变和控制措施[J].审计研究.2003(04)

  [4]于剑.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风险的探讨[J].时代经贸.2017(15).

  《大数据时代审计风险防范策略》来源:《时代经贸》,作者:姜铭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kjsj/46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