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

时间:2019-02-19 11:48:58 所属分类:农业经济 浏览量:

摘 要: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希望可以为农村土地规范流转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经济;影响 1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1 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家庭联产承

  摘 要: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希望可以为农村土地规范流转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经济;影响

农村土地科学

  1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1 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括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一方面,农民长期外出打工,导致土地荒废;另一方面,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户,其收入来源难以拓展。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同时,农户可以获得租金,稳定收入,让单个劳动力的价值创造最大化。

  土地流转带来了外来资金,让流转的土地以更加多样化方式为投资者和農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开发方式受投资资金的影响,实行土地流转使土地开发方式转变成了综合开发、统一利用的方式。农村土地流转不仅为农村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实现了土地管理科学化,推进了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在提高土地管理效果的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农业生产。基于土地流转下的现代农村经济,其发展前景良好、充满活力,更适合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土地流转让农民从中获利,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土地流转下的土地产出价值提高了,也进一步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1]。

  1.2 助力农村农业规模化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而且发展规模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依托土地流转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促进并提高农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水平。但现代化农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有新要求,即要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发展迅速,许多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机械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经营的效率。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业发展需求,因此,在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村集约型、规模化的农村经济。土地流转的实施,助推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自由交易。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村土地统一化的经营管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土地流转的实施使农村闲置的土地得到有效利用,不仅推动了我国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融合发展,也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此外,土地流转的实施,也让我国农村经济模式更为多样化。工业化的农场模式,依托于市场经济,给农业经济整体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3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集中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吸引了大批资金、人才和技术,以机械化生产推动农业生产水平。不仅有效降低了单位成本,也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生产效率。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推进,转变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投资者能够将土地集中在一起,提升农业生产力,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土地流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让农村经济更具活力,让农村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农村经济模式、生产模式都在土地流转后发生巨大转变,呈现出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也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市场需求使农业土地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再单一,通过与市场的互动,实现了多样化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更加契合市场需求,以此吸引大量市场投资,以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此外,土地的综合利用,也给农村土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土地保障[2]。

  2 促进措施

  在目前我国农业土地流转的现状下,为了使其对农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合理管理:土地承包关系的明确、完善土地流程制度以及对权益和体系的保障等。

  2.1 明确承包关系,促进土地确权

  为了促进土地在城镇建设工作中的流转规范,首先要明确土地的产权,这也是我国农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同时,明确土地的产权归属,是实现土地流转的基础以及合理开发和使用土地资源的依据。结合我国目前土地资源流转的实际情况,并参照我国现行的土地改革制度,首先落实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承包关系,并在确定了土地所有权之后可在各个家庭中安排具体承包事项;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建立相关的土地承包查询平台。针对土地所有权归属,应结合每个农民的实际情况,强化其自身的主体地位。在土地承包经营过程中,应该明确利益的归属,掌握土地能够使用的覆盖范围,在法律层面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合法权益[3]。

  2.2 完善流转制度,规范程序

  过程管理是农村土地流转得以顺利执行的基础,能够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从而为土地流转工作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以及严格的监管。想要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和程序规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考虑:首先,制定土地流转中所能依托的相关法律条例,并规定相关的土地流转标准,从而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中土地的质量和标准,并对土地流转数量进行约束,从而建立相对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体系。其次,在土地流转用途的确定方面,应将商业建筑和农业发展用地分开,并结合实际需求制定不同标准。再次,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从而确保土地流转谈判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为了进一步体现公平和合理,还应该对合同鉴定行为进行规范,保障土地流转中农民的权益,通过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利益和权利的形式,给予农民权益切实的法律保护[4]。

  2.3 完善保障体系

  在承包关系得以明确、流转制度得到完善的同时,还需要明确契合关系在农村土地流转与城镇化建设之间的重要性,只有土地流转工作顺利进行,才能促进我国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同时,针对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中所具有的社会保障水平之间的差距,对土地流转顺利进行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还应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社保体系,如改革户籍制度,将新农村合作医疗与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服务利益均等化。

  3 结束语

  农村土地流转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体质改革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发展时代下,我国农业制度、农业产业结构都面临着许多的发展障碍。近年,我国政策方针的部署也极为重视发挥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道瑛.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4(12):282.

  [2]许智伟.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6(18):55.

  [3]张家柱.新常态下农村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J].现代营销,2016(5):16.

  [4]刘瑞祥.农村土地流转制下农业经济关系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97.

  推荐阅读:广东土地科学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nyjj/4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