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3种不同类型的罗望子相关经济性状评价和分析

时间:2015-12-20 12:51:14 所属分类:农业经济 浏览量:

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又称酸角、 酸豆、 罗晃子等, 为豆科酸豆属植物, 原产非洲, 是热带亚热带常绿大乔木[1-2]. 罗望子 树抗旱 、 耐瘠薄, 易栽培管理, 中国的云南、 四川、 海南、 广东、 广西、 福建、 台湾等省区南部、 中部和西北部(金沙江干热

  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又称酸角、 酸豆、 罗晃子等, 为豆科酸豆属植物, 原产非洲, 是热带亚热带常绿大乔木[1-2]. 罗望子 树抗旱 、 耐瘠薄, 易栽培管理, 中国的云南、 四川、 海南、 广东、 广西、 福建、 台湾等省区南部、 中部和西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常见, 但均呈现零星分布的野生或半野生的分布状态[3-6]. 其中 , 川滇 2 省境内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是中国罗望子主产区, 其单产和品质都优于国内其它地区[7-9]. 罗望子是集多种用途于一身的重要经济树种[10-12], 具备药食 2 用的特性, 在医药、 化工、 食品和饮料等方面都具有较广泛的用途, 具有清暑热、 消积食、 养肝明目, 散痞驱虫等功效, 可用于加工儿童和老年保健食品和饮料, 亦是抗佝偻病和抗缺铁性食品的天然优质配料[12-16].另外, 罗望子树干、 花、 叶、 种子都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 可作为优质木材、 蜜源植物、 饮水漂白剂和食品增稠剂等[17].罗望子作为干热区特有的果树资源,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其展开了相关的研究, 但大多侧重栽培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8-15],有关罗望子经济性状评价方面的报道还很少见. 为此本研究主要以 3 种不同类型的罗望子为材料进行相关的经济性状评价和分析, 探讨果实的性状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为罗望子优良单株的筛选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同时也为罗望子新品种选育建立优树档案, 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可对应优树档案根据选种目标综合评判不同优树的生产性能加以利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城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所在地), 东经 101°52′, 北纬 25°41′. 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 属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区, 气候干热, 高温少雨, 年均气温 21.9℃, 最热月为 5 月, 月均温 27.1℃; 最冷月为 12 月, 月均温 14.9℃; 极端最高气温 42℃. 全年降雨量为 614 mm, 降雨集中在 5~10 月, 蒸发量 3 911 mm; 年相对湿度 53%, 全年干燥度 k 值2.08, 旱季该值可达 16.2, 年均太阳总辐射量 153KCal/cm2, 年均太阳日照时数 2 670 h, ≥10℃积温达 8 003℃, 日均 7.3 h, 日照率为 60%, 霜期 2 d.土壤为燥红壤和紫色土, 是罗望子野生资源的典型分布区, 也是罗望子栽培的主要区域.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取自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罗望子种质资源圃种植的 3 种不同类型的罗望子-酸型罗望子、 甜型罗望子和酸甜型罗望子. 其树龄、 树势、 栽培环境、 田间管理基本一致. 甜型罗望子: 果型为圆筒型, 稍弯曲, 果皮深灰褐色, 果肉深红棕色, 果肉易剥离, 香味浓, 味甜, 肉厚、 肉质细腻; 酸型罗望子: 果型为圆筒型, 弯曲度大, 接近马蹄状, 果皮浅灰褐色, 果肉浅红棕色, 果肉难剥离, 香味淡, 味酸, 肉质粗糙; 酸甜型罗望子: 果型为圆筒型, 弯曲度介于甜型和酸型罗望子之间, 果皮灰褐色, 果肉红棕色,果肉剥离难易程度介于甜型和酸型罗望子之间, 香味浓, 味酸甜, 肉质稍粗糙.

  1.3 试验方法

  本试验以 3 种不同类型的罗望子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 每种类型的罗望子随机取 3株为样树, 每株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从树体的上、中、 下 3 个部位随机抽取样果 60 个用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 侧径、 单果重、 果皮厚度、 果肉厚度、 种子数、 可食率和纤维条数等多个指标的测定.

  果实横径、 纵径、 侧径的测量: 随机抽取样果20 个, 用游标卡尺测量后取平均值; 果柄长、 果柄粗: 随机抽取样果 20 个, 用游标卡尺测量后取平均值; 单果重: 随机取样果 20 个, 用精度为0.001 g 的分析天平称重后取平均值; 果壳厚、 果肉厚: 随机取样果 20 个, 用游标卡尺测定果壳厚取平均值; 种子长、 宽、 厚的测量: 随机取样果20 个, 用游标卡尺测量后取平均值; 纤维条数:

  果实去果壳后附着在果肉上的可见的几条较粗的外纤维; 皮肉间距(果壳和果肉之间的间隙距离)(L)=果实侧径(L1)-果实去壳后侧径(L2); 可 食率(%)=果实可使用部分重量(W0)/ 单果重(W)×100%.

  1.4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先用 Microsoft Excel 2007 进行简单统计分析, 再用统计软件 SPSS19.0 对试验数据进行排序、 均值比较、 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实性状表现

  对 3 种不同类型的罗望子进行 8 个主要经济性状和 7 个相关性状进行观测, 不同类型的罗望子果实经济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即使同一类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5 号果实纵径最大为 120.08 mm, 4 号最小为85.99 mm;1、2、3 号果实纵径无显着性差异, 5、6、8 号无显着性差异, 7、 9 号无显着性差异; 4 号与其它单株之间差异显着.

  果实横径 7 号最大为 28.75 mm, 且极显着大于其它单株; 1 号果实横径最小为 20.14 mm, 且极显着小于其它单株; 其它单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是很显着.

  果实的侧径 7 号值最大为 19.83 mm, 9 号值最小为 14.65 mm, 其中 9 号极显着小于其它单株.

  单果重变化范围 12.61~21.56 g, 最大的是 7号, 其次是 5 号, 最小的是 9 号; 7 号与 5 号差异不显着却极显着高于其它单株; 2、 3、 9 号之间无显着性差异.

  果皮厚度变化范围为 0.50~0.91 mm; 9 号单株的果皮厚度最小且极显着小于其它单株; 1~8号之间无显着性差异.

  果肉厚度最大值 2.10 mm 为 2 号单株, 最小值1.27 mm 为 9 号, 其中 2 号极显着高于其他单株;1、3、4、5、6 号单株间差异不显着; 9 号和 7 号单株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却显着低于其他单株.

  2 号 可 食 率 最 高 达 59.30% , 其 次 为 8 号53.95%和 1 号 51.17%, 其他单株都为 45%~50%,可食率最小的是 4 号 45.89%; 2 号极显着高于其它单株, 1 号和 8 号单株间无显着差异, 3、 4、 5、 6、7、9 号单株之间无显着性差异.

  种子数为 4~9 枚, 其中种子数最少的是 2 号单株, 种子数最多的是 8 号单株; 其他各单株种子数基本在 6~8 枚之间, 且各单株之间差异不显着(见表 1).

  

  3 个不同类型的罗望子果实性状存在明显差异, 酸型罗望子果肉厚度显着小于甜型和酸甜型罗望子, 甜型和酸甜型罗望子间果肉厚度差异不显着; 从果实纵径、 横径、 侧径、 单果重、 果皮厚度、 可食率和种子数之间的差异性来看, 在 0.05水平 3 种不同类型罗望子的差异都不显着(见表2). 甜型罗望子果柄粗度显着小于酸型和酸甜型罗望子, 酸型和酸甜型之间差异不显着; 酸型罗望子种子厚度显着小于甜型和酸甜型; 果柄长、 皮肉间距、 种子长、 种子宽、 纤维条数在 3 种不同类型的罗望子中表现差异不显着(见表 3).

  2.2 果实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为研究果实各性状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对这些参数进行了双变量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果实横径与皮肉间距、 纤维条数、 种子长度成极显着正相关, 与单果重之间呈显着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812、 0.828、 0.913、 0.725, 说明果实横径越大, 果实皮肉间距越大、 纤维条数越多、种子长度越长; 果实侧径与皮肉间距呈显着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750, 说明果实侧径越大, 皮肉间距越宽; 单果重和皮肉间距、 纤维条数呈显着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754、 0.696, 说明单果重越重, 皮肉间距越宽、 纤维条数越多; 果肉厚和种子厚呈显着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730, 说明种子越厚, 果肉越厚; 可食率与果柄粗度呈显着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 -0.713, 说明果柄越粗, 可食率越小; 种子数与种子宽度呈显着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 -0.795, 说明种子越宽, 种子数越少; 皮肉间距和纤维条数、 种子长呈极显着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 0.895、 0.813, 说明皮肉间距越大纤维条数越大、 种子越长; 纤维条数和种子长呈显着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781, 说明纤维条数越多种子越长. 其它指标间呈正相关或负相关, 相关性不显着(见表 4).

  

  3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对 3 种不同类型罗望子果实进行相关经济性状分析和评价, 并对各性状指标之间也作相关性分析. 由于关于罗望子果实经济性状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 本试验参考了其它果树相关经济性状评价, 如核桃[18-19]、 龙眼[20-21]、 芒果[22]、 葡萄[23]、 杏[24-25]、榛子[26]等, 涉及果实横径、 纵径、 侧径、 单果重、果皮厚、 果肉厚、 可食率和种子数等常见的指标,但由于罗望子果实本身的特性, 本试验还涉及了皮肉间距、 纤维条数、 种子大小等相关指标的测定.

  从果实性状指标的相关性来看, 皮肉间距与果实横径、 纤维条数、 种子长、 呈极显着正相关, 与果实侧茎、 单果重呈显着正相关, 与其它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显着, 即皮肉间距越大, 纤维条数越多、种子越长, 果肉与种子、 纤维之间的粘合性越强,果肉与种子和纤维的分离就越困难, 果肉就很难剥离; 反之, 皮肉间距越小, 取果肉就越容易. 在酸型和甜型 2 种类型的罗望子上表现明显: 酸型罗望子皮肉间距大容易去果壳, 但取果肉却相对较困难;甜型罗望子皮肉间距小, 皮薄, 去壳和取果肉都较容易.

  本试验只涉及了罗望子的 15 个性状指标, 另外对罗望子果实成分的分析较欠缺, 对罗望子生长发育相关的性状考虑也较少, 因此, 更合理的经济性状评价指标的筛选和评价体系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 《中国植物志》 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2] 中国科学院 《中国植物志》 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豆科(第 39 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3] 朱宏业, 张映翠. 热带宝树 - 酸角[J]. 植物杂志,1996(1):5-6.

  [4] 顾志平, 陈四保, 王晓光. 罗望子的综合刺用开发[J]. 天热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4, 6(2): 8.

  [5] 吉宏武, 丁霄霖. 罗望子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0, 19(6): 10-13.

  [6] 罗敬萍, 严俊华. 云南罗望子野生资源调查及生态适宜种植区划探讨[J]. 云南热作科技,2002,25(2):20-22.

  [7] 吴建勇. 酸角生产的现状及其开发意见[J]. 云南林业科技, 1996(4): 64.

  [8] 赵一鹤, 杨时宇, 李 昆. 世界酸角研究现状及进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0(1): 65-72.

  [9] ES-Siddig K, Ebert G, Luedder S. Tamarind (Tamarindus indicaL.): A review on a multipurpose treewith promising future in the Sudan [J]. AngewandteBotanik, 1999, 73(5-6): 202-205.

  [10] Phakruschaphan T. Comparison of peeling and ex-traction methods in the production of tamarindseed gum [J].The Kasetsart Journal Natural Sci-ence, 1982, 16(2): 74-81.

  [11] 赵 静, 冯叙桥, 吴永娴. 酸角的营养成分分析[J].营养学报, 2001, 23(4): 378-379.

  [12] 刘婉乔, 高建华, 徐荣雄, 等. 罗望子果荚的营养成分及其开发利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2,5(4):26-31.

  [13] 蒲 彪, 邓继尧, 蒋华曾, 等. 罗望子果肉的营养成分 分 析 [J]. 四 川 农 业 大 学 学 报,1994,12 (4):455-457.

  [14] 陈 利, 黄兴奇, 肖光辉, 等.酸角及其果露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 1993, 17(4): 44-45.

  [15] 吉宏武, 丁宵霖. 罗望子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0, 19(6): 10-14.

  [16] Shankaracharyan B. Tamarind-Chemistry, technolo-gy and uses: A critical appraisal[J]. J Food SciTechnol,1998,35(3):193-208.

  [17] Phakruschaphan T. Comparison of peeling and ex-traction methods in the production of tamarindseed gum[J]. The Kaselsart Journal Natural Sci-ences, 1982, 16(2): 74-81.

  [18] 孙 垟, 肖千文, 黄丽媛, 等. 核桃单株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29(2):185-190.

  [19] 高焕章, 吴 楚, 姜学知, 等. 湖北兴山核桃复选优系主要经济性状主成分分析[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21(3):207-211.

  [20] 韩冬梅, 李建光, 潘学文, 等.龙眼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与耐贮性关系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09,38(6):12-15.

  [21] 蒋际谋, 陈秀萍, 郑少泉. 龙眼种质资源果实经济性状 的 稳 定 性 评 价[J]. 园 艺 学 进 展,2006,27(4):171-176.

  [22] 马蔚红, 谢江辉, 武红霞, 等. 杧果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J]. 果树学报,2006,23(2):218-222 .[23] 刘崇怀, 孔庆山, 郭景南.潘兴葡萄品种资源果实重要经济性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3,19(2):74-76.

  [24] 朱井丽, 丁士富, 樊春志.山杏优良无性系经济性状评价[J]. 现代园艺,2012(6):1-6.

  [25] 郭宝林, 杨俊霞, 李永瓷, 等. 主成分分析法在仁用杏品种主要经济性状选种上的应用研究[J]. 林业科学, 2000(6): 53-56.

  [26] 宋锋惠, 哈地尔·依沙克, 何 琼, 等.杂交榛子果实经济性状分析与评价[J]. 2009,27(4):36-4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nyjj/7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