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大学生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调查

时间:2015-12-20 16:51:07 所属分类:高等教育 浏览量:

一、研究背景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研究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包括整个社会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以及经济增长的速度等。 宏观经济学是我国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

  一、研究背景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研究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包括整个社会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以及经济增长的速度等。

  宏观经济学是我国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宏观经济学涉及大量抽象经济模型和数学推导,且与现实经济密切联系。有不少同学反映无论是掌握理论还是完成习题,都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碰到实际问题也无法灵活运用。所以一些学生很快就丧失了学习兴趣,上课时间反而成了他们玩手机、睡觉的时间。

  基于此,本文将因子分析应用于影响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研究,此次对影响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分析的主要目标有两点:一是找出影响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因子;二是提出相应的提高学生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改善措施。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影响经管专业大学生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具体因子有哪些?影响如何?哪些改善措施能提高学生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312 名大二上学期学生,来自三个专业: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平均年龄 19.47 岁,已学习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大多数学生高中学的是文科,男女性别比例为 1∶2。

  2.研究工具。研究工具为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由笔者自行设计而成,共有 30 个题项,对每个题项采用 5 级量表分成五个等级并赋值:一点都不影响 -1、影响较小 -2、基本不影响 -3、影响较大 -4、非常影响 -5。

  3.研究进程。问卷调查时间为 2014 年 4 月 21 日至 23 日,在课堂上随堂进行。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 30 个题项进行选择,没有时间限制,平均用时 6 分钟。共发放问卷 312份,收回有效问卷 295 份,随后将所有有效问卷数据输入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4.数据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有 3 个:(1)描述性统计与分析,主要对均值和各选项百分比进行统计;(2)可靠性分析(信度分析),主要评估问卷内部各个题项的一致性;(3)影响因子分析,对影响动机缺失的主要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和提取。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 1、表 2、表 3 为用 SPSS20.0 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后的相关数据表。从表 1 可以看出 30 个题项中有 22项的均值都在 3 分及 3 分以上,这表明受试者学习兴趣普遍受到这些题项的影响。从各个选项的得分百分比也可以看出受试各题项的具体选择情况,其中 4、5 分(即影响较大 -4、非常影响 -5)的得分占较大比例,表明受试的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受到较大影响。

  从表 2 可以得出,经过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数据表KMO 值为 0.735,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显著性概率小于 0.01,表明问卷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从表 3可以看出,共有 8 个因子被提取出来。分别为成本收益、他人影响、教师因素、教材及作业、课程性质、教学环境、上课时间、自我管理,各个因子后面的 a 为各因子内部题项的信度系数,都在0.7 以上,具有较高的信度。表明这些因素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四、影响因子讨论与分析

  因子 1 为成本收益,包含 7 个题项,分别涉及课程是否能马上应用、工作中能否应用、能否训练多样性和发散性思维、考研中能否用到、是否是经管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效果及成绩、自学的难易程度。7 个题项的平均分都在 3 以上,题项 23 有 26.3%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 20.0%选择了非常影响。题项 18 有27.4%和 16.8%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这两个题项选择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的比例都接近 50%,表明较多的受试认为课程能否马上应用或在工作中应用对其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存在着较大影响。题项 21 有 26.3%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 18.9%选择了非常影响。题项 17 有 34.7%和 11.6%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这两个题项选择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的比例都接近 50%,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注重花费的成本与最终的学习效果及成绩等是否能正比。他们不但重视课程收益,即课程能否得到应用;而且还重视成本,即自学的难易程度。

 【表3略】

  因子 2 为他人影响,包含 5 个题项,分别涉及辅导员对这门课的看法、学长对这门课的看法、家长对这门课的看法、课外辅导资料的多少、其他同学是否认真学习该课程。5 个题项的平均分都在 3 以下,题项 29 有 11.6%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4.2%选择了非常影响。题项 30 有 11.6%和 5.3%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题项 28 有 14.7%和 7.4%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这 3 个题项选择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的比例只有 20%左右,表明较多的受试认为别人对课程的看法对其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影响较小。题项 27 有 14.7%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 10.5%选择了非常影响。题项 24 有 18.9%和 14.7%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这两个题项选择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的比例都超过 50%。课外辅导资料的多少相当于社会的关注程度。这说明同学和社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影响要大于辅导员、学长、家长。

  因子 3 为教师因素,包含 5 个题项,分别涉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态度、学识水平、教师的语音语气语调、教师的要求是否严格。除了题项 4(教师的语音语气语调)外其他 4 个题项的平均分都在 3 以上。这表明较多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态度、学识水平和是否严格要求对其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应引起广大宏观经济学教师的高度关注。

  因子 4 为教材与作业,包含 3 个题项,分别涉及教材是否有趣、想学的内容课本中有没有、作业的多少。题项 13 有 31.6%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 21.1%选择了非常影响。超过 50%的学生选择影响较大或非常影响,这表明学生很在意教材是否有趣。

  这也不难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材内容晦涩难懂、想学的内容课本没有,那么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严重的打击;题项 12 有 23.2%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 13.7%选择了非常影响。这表明超过 1/3 学生选择作业的多少对学习兴趣有较大影响,这些都应该引起广大宏观经济学教师的重视。

  因子 5 为课程性质,包含 3 个题项,分别涉及数学基础、是否是考试课、学分的多少。题项 6 有 13.7%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有 17.9%选择了非常影响。这表明虽然宏观经济学用到的数学知识不多,但宏观经济学涉及大量抽象经济模型和数学推导仍让超过 1/3 学生认为数学基础有较大影响。超过 40%的学生认为宏观经济学是考试课还是考察课、学分的多少也是影响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因子 6 为教学环境,包含 4 个题项,分别涉及教室人数多少、有没有空调、是否靠近喧闹的楼梯、投影仪效果。三四成同学认为教学环境对自己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有影响。

  因子 7 为上课时间,包含 2 个题项,分别涉及上午上课、下午上课。题项 7 有 29.5%和 7.4%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题项 8 有 24.2%和 13.7%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这 2 个题项选择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的比例分别为 36.8%、37.9%,这表明超过 1/3 的学生认为上课时间对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影响较大。

  因子 8 为自我管理能力。题项 9 有 35.8%和 11.6%的受试选择了影响较大和非常影响。47.4%的同学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受自我管理能力影响较大。

  综观以上因子分析的结果,大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更易受外部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和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政策环境下,加上高等教育持续地大规模扩招,每年几百万的待就业大学生,使得天之骄子的辉煌不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早已成为他们学习与就业中无法避开的苛刻现实。因此大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就看它是否能马上应用、工作中能否应用、能否训练多样性和发散性思维。这也正是对当前复杂的学习、就业和发展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这表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完宏观经济学后收益更大。

  大学生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更容易受同学、教师、教材、教学环境的影响。我们必须面对这一现实,主要适应学生,努力消除外部因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结语与启示

  本文对 295 名经管专业大学生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进行调查与研究,归纳出影响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因子:分别为成本收益、他人影响、教师因素、教材及作业、课程性质、教学环境、上课时间、自我管理。研究对宏观经济学教学具有以下启示:

  1.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与学生想学习的内容相结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抱着课本,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最想学习哪些内容,结合实际把课本中的内容加以扩展。笔者在讲解宏观经济学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内容,利用最新的财经新闻,对所讲的内容向学生提问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习,通过观点的碰撞提高他们独立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这样,既能紧扣课本深入浅出地掌握所学知识点,又能从这些抽象的理论中体会到其内在的精髓。同时,授课内容上加大案例分析的比重。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说明、验证、消化某种理论,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的目的。当然,深刻的案例分析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才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教师在课堂的讲授上不仅仅要帮助学生完成理论模型的推导和求解,更要结合案例分析去说明、验证、消化某种理论,实现模型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最优组合。这样,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后就会感到收益很大,大大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他们会互相传递这种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挥主导多用,至少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这一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态度、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态度与学术方面,态度严谨、认真,学识渊博,站在前沿,不断创新;在教学方面,准备充分,内容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语音语速语调合理恰当,用学生理解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使其在分析、解决问题中感到有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慎选教材、少留作业。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是国内目前比较权威的经济学教科书,系统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安排也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好的入门教材。但是该书涉及较多的数学公式推导、经济模型,且重点放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上,联系实际的经济学案例分析也不多,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基础薄弱,尤其是文科生占大多数的情况下,数学功底较差,对大量的图表和数学公式难以提起学习兴趣,那么选取对数学基础要求不高、语言生动、可读性强、教材更新快的哈佛大学曼昆教授编写的《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作为经济学入门教材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或有考研要求的学生课后将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作为补充阅读的参考书目。教师在教授课程内容时就应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掌握知识,从而少留作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4.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室整洁、桌椅整齐、高矮合适,光线柔和、教具齐备、色彩协调,会使人情绪愉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就会刺激学生的学习意向,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相反,校园卫生差,教室狭窄拥挤、桌椅破烂,就会使人感到不安、心情烦燥、情绪不满,难以使学生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必须美化、净化校园、课室环境,设法让教学设备齐全,物质条件齐备,使之对形成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起到促进作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那我们就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做起,而且这也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好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康爱香.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途径———兴趣是开启宏观经济学大门的钥匙[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6):14—18.  [3] 薛绯.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究[J].科教导刊,2010(8):71—72.  [4] 张任之.对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现代企业教育,2013(7):256—257.  [5] 张慧.宏观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12(1):109—111.  [6] 孙金彦.对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贸,2011(11):147—148.  [7] 谢琦.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J].经济师,2011(7):140—14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gdjy/1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