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对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概述与评价

时间:2015-12-20 14:14:48 所属分类:教育管理 浏览量:

一、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关背景 2013 年 6 月 18 日,教育部印发 《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这是国家第一次以国家权威身份全面普及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虽然这其中不免含有探索的意味,但是也说明了国家开始真正的重视教育评价

  一、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关背景    2013 年 6 月 18 日,教育部印发 《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这是国家第一次以国家权威身份全面普及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虽然这其中不免含有探索的意味,但是也说明了国家开始真正的重视教育评价在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1. 与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2010-2020 年)》 的联系。其实,早在 2010 年 7 月 29日 颁 布 的 《国家 中 长 期 教 育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纲 要(2010-2020 年)》 之中,就已经粗略地提到了有关教育评价的有关内容:在 《纲要》 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中指出“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在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指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在第十二章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指出“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在 《纲要》 里提到最多的就是综合素质评价,而新颁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总体目标———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也以素质教育为要求,这与 《纲要》 中的综合素质评价不谋而合、一脉相承。

  2. 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教育改革决定的联系。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以后,颁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 《决定》 中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涉及到教育评价的有:“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在 《决定》 中,再一次对 《纲要》 里的综合素质评价予以肯定和国家层面上支持,另外,我们可以看出,提倡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改革原有的以高考分数为唯一录取标准的招生制度的关键点。实施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拓宽了“考试”二字的外延,考试不再是指卷面分数,而是涉及学生各个方面的指标。新的教育质量评级体系所倡导的以多元化角度进行教育评价也就成为了改革我国现有的“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招生制度道路上最有力的的助推器。

  二、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概述

  1. 评价作用。新颁布的教育评价体系里,首先对教育评价的四方面作用的重要程度进行了重新洗牌,要求不再单纯重视评价的甄别、诊断功能,要更加注重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

  2. 评价内容。在内容上,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设置了五大评价内容。第一,原先的“德育”细化为“品德发展水平”,包括“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第二,把“智育”扩展为“学业发展水平”,更加强调发展二字,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之前的智育相比,更明显地提出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要求;第三,在原先“体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即“身心发展水平”,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第四,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新教育评价体系又增加了“兴趣特长养成”方面的内容,包括“爱好特长、求知欲、潜能发展”;第五,同样为了体现素质教育,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开始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增加了“学业负担状况”的评价,包括“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在每一项具体指标内容的后面都备注了相关的参考文件,供评价者进行参考。

  3. 评价方式方法。新教育评价体系在应用过程中还要注意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方法。新的教育评价体系更加强调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并且要求改变过去的以教师经验为唯一准绳的定性评价,倡导定量与定性的相结合,更加倡导定量评价。这就要求评价工作者要及时扩充自己的知识范围,如学习统计学理论知识及其应用。

  4. 评价结果的应用。教育部在颁布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的文件中还特意指出,“综合评价报告要注重对学校优势特色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反映,不简单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总体性的等级评价。”

  反映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新评价体系最主要的作用,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学校急功近利地为了应付评价指标而去做一些揠苗助长的工作,最终遭殃的又成了学生。

  三、对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

  1. 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势。新的教育评级体系一出台,就被亲切的称作“绿色评价体系”,说其“绿色”主要就体现在不再以单一的角度评价教育质量,这样就会使得一些在原有评价标准下“平平庸庸”的学校以及教师有更多发挥能力的余地。因为关注的角度多元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就不再受单一标准的约束,就能够按着自己的办学方向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同时,学生在学校的选择上也变得多元化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不再单单按成绩分为高中低等,使得以往“好学生”的称呼的受众也会增多。

  2. 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弊端。当我们思考如何进行实施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时,就会发现它还是有其自身缺陷的。

  首先,在实施方法上,新评价体系最突出的评价方式就是更加注重定量评价。在教育部颁布的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 中指出,“主要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辅之以必要的现场观察、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测试和调查都要面向学生群体采取科学抽样的办法实施,不针对学生个体,不得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县级及以上统考统测,避免加重学校和学生负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生成长记录、学业水平考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成果和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机构的评价工具。要科学设计评价流程,有序开展评价工作。”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缺乏教育学包括教育统计学等方面知识,很难胜任有关测量问卷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统计。例如,在学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上,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测评问卷以及结果统计;在涉及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评价内容中,又需要相关的心理测评问卷,然而一些学校心理教师的缺乏以及闲置化也致使这项工作实施难度加大。此外,在品德发展水平内容在评价过程中,各项评价内容的评价结果难以定量化,一些评价指标只能由教师或者生生之间进行定性评价。

  其次,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只是对评价指标做了创新性的规定,但是评价的参考标准还没有制定出来,教育工作者在运用体系进行评价时只能去参考备注中提到的相关文件,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会使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大大降低。所以,教育部门加大科研力度给每个指标建立评价的准绳也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四、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建议

  1. 加强相应的教师队伍培训,普及相应知识。教育部门应对教师以及学校进行相应的培训,来普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统计学知识的普及,尤其重视 SPSS 等相关统计学软件的运用。

  2. 加大相应的科研队伍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应抓紧时间加大相应的科研队伍的建设,成立专门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小组,利用各大院校的资源,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制定出对应五大评价内容的标准化评价参考问卷以及评价结果参考标准。

  3. 在学校以及教师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课堂上,教师应在学生情感教育上做足功夫,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挖掘并扩展教材的教育性功能。

  (2) 学校,尤其是教师要转变对学生的固有看法,尤其要在学生的品德人格塑造、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学习过程和效率上更加重视。

  (3) 新评价体系刚提出,还处于探索实施阶段,在此期间教师和学校可以在无法进行定量评价的指标上开展多样的定性评价。但是一定不要再以教师自己的定性评价成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在主题班会、课下以及各种合适的时机采取生生互评,教师在此基础上做好学生的成长记录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存在一些还没有解决的实际问题。但是它的导向性和领导性是毋庸置疑的,它的提出有着很强的适切性:不但与改革纲要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承上启下,而且符合当今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色评价”将会更加完善和深入人心,到那时,大众对人才的评价方式、学校的招生考试制度、学生家长以及学生对学校的选择等方面都会逐渐改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Z].2010,7.  [2]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Z].2013,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gl/1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