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对大中小学新课标体育课程衔接的研究

时间:2019-01-10 12:00:07 所属分类:教育技术 浏览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基本理念,规定了不同水平段的学习目标,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为重任。但是对于各学段的体育课程上出现脱节性或重复性的教学现象,严重挫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基本理念,规定了不同水平段的学习目标,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为重任。但是对于各学段的体育课程上出现脱节性或重复性的教学现象,严重挫伤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大、中、小学课程衔接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利于构成各学段课程合理衔接的系统化体系,使各阶段体育课程的教学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当代体育科技杂志征收体育类论文

  关键词:新课标,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

  学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虽然基础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等教育的《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加大了。但是对于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导致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之间相互脱节,就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

  推荐期刊:《当代体育科技》杂志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1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一直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模式,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千篇一律。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中学教学对小学的简单重复,而大学又对中学的重复,使各阶段体育教学互不衔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和畏惧感。

  2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进行整体设置的意义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体育和运动的需求,在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进行整体设置和安排,达到更有效、合理的衔接。其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今后学校体育课程系统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使不同学段的课程安排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更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项体育教学内容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走出社会真正成为受过系统体育学习的成年人提供帮助与支持。

  3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的整体设置

  3.1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水平目标的衔接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目标分为多个水平目标,对某一水平目标提出了若干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给教师、学生留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以达成学习目标为主线,为各学段体育课程有效衔接指导明确的方向。

  如可设计不同水平段学生学习和运用运动技能的教学目标。水平一:以游戏为主,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在篮球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做基本体操动作;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操。水平二:以游戏为主,会做多项运动的简单组合动作。球类简单组合动作;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等。水平三:掌握基本动作技术。学生能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动作技能、徒手或轻器械体操、武术套路、舞蹈或韵律操、田径运动技能和民族传统项目。水平四:发展竞技运动技、战术能力。掌握球类运动的技战术,完成一套武术套路或对练、体操技巧或器械动作、舞蹈或健美操,田径技能和民族传统项目。水平五:提高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并增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较熟练地掌握球类运动的技、战术,完成有一定难度的武术套路或对练、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舞蹈或健美操、田径运动技能和地域性运动项目。水平六:学生能够参加各种体育比赛,组织和参加小型体育比赛。大学一、二年级:学习运动技能和培养终身运动习惯相结合,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方法。

  3.2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衔接

  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较好的结合起来,合理地设置不同水平段的体育课程,能充分体现体育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更好地衔接大、中、小学的体育课程。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不同学段学生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垫上技巧为例):水平一学习(侧滚动、双人直体侧滚动、多人直体侧滚动、团身前后滚动、团身左右滚动);水平二学习(前滚翻成屈腿坐撑、前滚翻成蹲撑);水平三学习(不同姿势开始、结束的前滚翻各种方式的滚动、前滚翻、后滚翻游戏、多种方式的前后滚翻组合动作);水平四学习(前滚翻成蹲撑接挺身跳、连续前滚翻、后滚翻);水平五和水平六学习(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男)、前滚翻起立一脚前滑成纵叉(女)、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男)、前滚翻起立一脚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并腿坐接后滚翻(女))大学阶段学习组合动作(肩肘倒立、前滚翻成直腿坐—后倒成肩肘倒立—屈膝向前滚动成蹲撑)。

  3.3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衔接

  体育课程是所有学校课程中唯一与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准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3.3.1转变学生观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

  小学阶段体育课以直观教学和游戏为主,应注重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和发展;到了中学阶段,教师应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比赛,让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体会体育竞赛的乐趣,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高中阶段,男女生身体发育进入尾声,身体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明显。这时可以让男女生分班按兴趣选择各种运动项目的学习。而到了大学阶段,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俱乐部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项目的学习中,为“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解决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在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3.3.2体育学习评价形式的实施

  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应根据不同水平段学生体能发展(个体基础与进步幅度)、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出勤与表现)、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全面的评价标准;再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

  4结语

  4.1在学校体育教材内容的安排上进行一体化设计

  明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内容的分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对体育运动不同需求的特点,建立起各个“体育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育课程结构。

  4.2加强大、中、小学体育内容的创新

  在原有教学内容上不断增加适应社会的新兴项目作为体育教学内容,把丰富多彩的运动技能进行资源重组,以开发出适应体育课程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喜欢、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身体锻炼真正有用的体育内容。

  4.3建立学生的体育学习档案卡

  从小学一年级建立体育学习档案卡,以便于到了后面阶段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前一阶段的体育学习内容和完成情况,从而为掌握学生基本体育素质情况和避免教学内容重复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静石宇.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的分析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2]毛振明.对体育课程整体设计(大中小学课程衔接)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5):656-659.

  [3]陈国成.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105-11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js/4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