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深化教学改革创建一流工商系──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体系

时间:2015-12-20 15:05:43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 要:本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设计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 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我们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

摘 要:本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设计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 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我们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其中特别突出对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实践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前期以理论研究为重点,提出改革的具体理论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建立适合培养对象需要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总结改革实践经验,探讨提出构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的一般原则。

一、改革的目标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备一定政治思想觉悟的懂理论、会操作的应用技术性、技能型人才,在组织教学中更重视实践教学。具体到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其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思想觉悟的懂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报表统计和财务软件等方面知识并具有相应操作技能的高级会计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这一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必须与之相适应,突出应用性与针对性。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必须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

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主要培养在财会、金融行业第一线工作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要使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就必须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

财会、金融行业一线的会计、出纳工作岗位主要是与现金、银行存款打交道,包括现金的收入、支出登记,各种有价票据的管理,填制凭证,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审计核算、信贷审查等等。这些职业岗位对其人员的要求基本上可以分为二个方面:

(1)基本素质。主要有基层财会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如忠诚、守信、敬业、爱岗,认真、负责等;懂得相关法律知识,能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与合作精神;还必须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特别是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专业水平,这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国际化以及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发展,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已成为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必备条件,因此是不可忽视的。

(2)专业能力。这主要包括五种能力。首先是会计核算能力,如能够科学建帐,熟练运用会计方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进行成本核算,组织财产清查,合理报税等。其次是财务管理能力,如能够设计会计制度、财务制度,正确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分析,具有参与企业筹资、投资管理的能力等。第三,财务决策能力,指具有财务预测和参与财务决策的能力。第四,会计电算化能力,指掌握财务软件的基础知识,熟练操作有关的财务软件。第五,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能用英语填写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能阅读、分析会计电算化专业英文资料。

2.理论教学以够用、适度为宜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大体分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

由于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财会人员,并且要在三年时间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因而不可能象普通高等教育的会计电算化专业那样,去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实际应用联系密切的理论必须讲够、讲透,而渊源性原理以及纯理论研究性的内容可适当删减。这样使理论教学更富有针对性,同时在教学时数上也有了回旋的余地。但如何掌握“必须、够用”的尺度,则需要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具体到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我们认为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教学应包括以下内容:政治思想品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经济法律法规教育,以及微积分、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学科的教育,还应该包括会计学原理、会计实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收、审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

3.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线操作型、技能型人员,因此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增加动手实训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环境,熟练顶岗工作。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要使实训课程密切联系岗位需要,加强针对性;二是要注意与理论教学同步,作到边教学边实践。具体到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应包括会计原理能力训练,财务会计能力训练,成本会计能力训练以及会计模拟、会计电算化的综合训练。具体地说,会计原理能力训练主要是指使学生学会填制凭证,掌握会计核算、帐务处理、会计报表实际编制与分析的方法等。财务会计能力训练主要是指使学生学会货币资金核算,应收、预付、应付款核算,投资核算以及应交税金核算等。成本会计核算能力训练主要是指使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以及各项费用归集分配。根据部分院校教学实践的体会,会计电算化高职专业实践教学时数应占到总课时的52%左右。

4.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根据能力培养需要设置课程模块

为了搞好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的变革,应敢于打破原有学科体系,对学科体系大胆做出相应调整,如减少课程门类,整合相关课程等。与学生认知、理解同步的相关理论课与实践课可以组合在一起,边学边练,改变以往按三段式规划教学的惯例。例如:在开设《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同时,可以同步安排《会计实务模拟》等实践课,以便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三、工作思路

结合培养目标和改革的指导思想,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确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的工作思路是:以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通过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增强专业教学针对性与适应性,努力创办符合高职教育基本特征要求的课程体系。具体思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确定培养目标

该专业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从事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报表编制和软件应用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具备会计职业操守、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

会计电算化专业所对应的主要就业岗位(群)是:

(1)技术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初、中级财会人员;

(2)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财会人员;

(3)大中型企业的初、中级专项会计人员。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

(1)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和身体心理素质;

(2)具有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通过相应的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达到大学专科的文化水平;

(3)熟悉现代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业务流程,具有现代理财与核算的观念;

(4)掌握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预测与分析、财务管理的知识与能力;

(5)掌握财务软件的基础知识,能应用有关财务软件并熟练地进行操作,取得财政局颁发的有关证书。

2.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要改革传统的三段式课程设置体系。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即先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这些会计人才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据此设计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适应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会计电算化专业高职教育教材建设。

3.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数,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之比达到1:1,建立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努力采用模拟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

4.强化实践环节

加强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以保证学生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

5.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成立由教学人员、教管人员、企业财务专家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把握会计电算化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四、重要举措

1.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举措

根据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为充分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色,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本专业从培养目标出发,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确定了3大职业能力和9个专项能力;在对各专项能力要求的分解中设计出课程模块,据此撰写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各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其中专业技能的教学模块采用相对集中的教学形式,分阶段完成;基本能力模块的教学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与专业技术能力模块教学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综合实践与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是对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升华与提炼,体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见表1)


表1 职业能力分解与课程设置

职业

能力

专项能力

能 力 要 求

课 程 设 置

思想道德

素 质

1.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

2.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3.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具备抵制违法行为的能力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经济学基础

经济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文化素质

掌握大专文化必备的基础知识

经济数学

财经应用文

身体心理素质

具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

体育

外语能力

1.具备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2.通过英语规定等级的考试

大学英语

计算机能力

1.具备WINDOWS操作、WORD、EXCEL和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数据库

会计核算能力

1.能够科学建账,设计有关会计制度

2.熟练的运用会计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3.正确的进行成本计算

4.能够组织财产清查

5.合理报税

6.取得财政局颁发的会计证

会计原理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实务

会计实务模拟

会计书法

财务管理能力

1.能够设计有关的财务制度

2.正确编制财务计划

3.能够进行财务分析

4.具有参与企业筹资、投资管理的能力

财务管理实务

财务决策能力

1.具有财务预测的能力

2.具有参与财务决策的能力

管理会计实务

会计电算化能力

1.掌握财务软件的基础知识

2.熟练操作有关财务软件

3.取得会计电算化证书

会计电算化

通用财务软件

相关领域扩展能力

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具有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

具有变换岗位的适应能力

具有必要的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

管理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

国际贸易实务

市场营销

证券投资

公共关系学

市场营销

后续发展能力

具有较强的会计监督能力

具有会计知识的更新和一般专业问题的研究能力

审计实务

会计发展研究专题

2.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举措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最终需体现在每一堂课上,因此要建设一支过硬的、适应高职教改需要的专业师资队伍。课程改革离不开师资培养,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是使教师知识结构达到复合型,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做到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具体措施是:

(1)在原有师资的基础上,聘请了3~5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会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担任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的部分教学;

(2)每年派出1至2名青年教师到企业会计部门实践或挂职锻炼,在具体岗位上锻炼教师自身的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和专题调查,增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环境建设举措

适应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增加的需要,在本专业现已具有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四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实习内容要求的提高,进一步扩大了实验室规模,提高了实验室的装备水平。由于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内容构成中的重要环节,而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又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条件,其建设必须符合专业教学的需要,符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具体举措是:

(1)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更新软件,硬件升级,扩大会计模拟实验设备规模,将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完全接轨;

(2)再选择3~4个符合要求的实训地点,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模,以便能够满足150名左右学生同时实习的要求。

(3)对已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条件成熟的挂牌。使校外实训基地规范化,并能进行科学的管理。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实行学院与企业共建,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并使其涵盖有代表性的各类企业,如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教学评估体系,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4.教材建设举措

教材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加强教材建设对于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计划所设置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意义重大。但是,会计业务近年来的发展变化非常快,教材的变化赶不上实际的变化。为此,我们要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特点,认真搞好教材建设规划并加以实施。教材建设具体措施:

(1)为适应会计发展变化的需要,在近期教学过程中,通过编写讲义,更新教材内容,并通过采用活页教材作补充的方式,满足教学需要。

(2)为适应本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逐步编写一套使理论教学服从并服务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会贯通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材。这套教材现在正在加紧编写。

(3)教材名称与完成时间。总体规划:在未来3年内,计划出齐本专业全部主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的教材或讲义,力争做到多数为正式出版的教材。

我院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大胆实践,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瞄准教改目标主动求变,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推进改革,在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环境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毕业生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为全院高职改革的推进起到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2005.6.

[2] 成光琳.就业导向的高职经贸专业课程模式初探,职业技术教育,2005.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