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我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内涵、目标与原则

时间:2015-12-20 16:38:46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 要] 学校价值观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整个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的主体部分。在活动与实践基础上通过合作与交往、宽容与理解促进个体在观念和活动上都获得发展是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在目标方面强调基础性、发展性和理想性三个层次,在基本

[摘 要]

学校价值观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整个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的主体部分。在活动与实践基础上通过合作与交往、宽容与理解促进个体在观念和活动上都获得发展是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在目标方面强调基础性、发展性和理想性三个层次,在基本要求上遵循多样性原则、主体实践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

[关键词] 学校价值观教育;多样性;主体实践性;主导性

学校价值观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整个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的主体部分,也是价值观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部分。学校价值观教育作为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对年轻一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整个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青少年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和整个教育工作的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和民族的兴衰。

一、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

学校价值观教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社会发展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以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为核心内容,并在活动与实践基础上通过合作与交往、宽容与理解促进个体在观念和活动上都获得发展的教育。

从形态上看,学校价值观教育有观念教育和活动教育形态两种。观念形态的教育是指国家通过方针政策形式所进行的特定价值观的宣传与推广,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这些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政府运作的根本目标。正确且有效的价值观必然是植根于生产、交往和生活实践的,基于这种实践之上的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教育可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它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制度教育和行为教育是活动的教育形态,它们对民众的影响更广泛更持久。如果制度设计和人们行为与政府倡导的价值观有偏差甚或相去甚远,就会影响观念形态价值观教育的效力,甚至使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而无效。无论进行怎样的价值观宣传与教育,实际发生着的不良或腐败现象都会使这种有声的价值观教育在无声之中被冲淡、被消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青少年对政府主导价值观的不信任和逆反心理。

在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有两个突出问题需要重视:其一,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规律问题。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进程,由此决定道德修养与道德认识的培养也必然是从最低限度的人际关系和日常行为开始,诸如热爱父母、孝敬老人、关心同学、勤俭劳动、诚实守信;然后进到社会价值观,诸如爱国、公平、民主、自由等;最后发展为人类理想价值观,诸如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信念等。其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不可否认,市场社会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的生产、分配等功能,但却不应削弱它的教化功能。因为,人最基本的关系是与父母之间的血缘关系,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家庭伦理是人能够习得的最原初、最直接、最长久的伦理类型,也是个体走向社会、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因此,人无论怎样地社会化,家庭伦理教化的功能都不应该被弱化。许多父母形成一种错误认识,家庭的任务在于为孩子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关心的是学知识、长技能,至于道德教化则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有些父母甚至向孩子灌输一种“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价值观念。这就与学校倡导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相背离,结果很可能使孩子在良莠并存的价值观面前无所适从,甚至选择错误的价值观。

我国正进行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许多是属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到开放、从小农经济和小生产到现代化生产转变中形成的积极变化;也有的是由于国外各种思潮涌入,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影响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相结合,对人们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的冲击。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和功利化。由于价值观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于人们的社会生活、言论行为以至文化艺术、电影电视等各个方面,范围十分广泛、影响相当深远,因而必然成为价值观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衡量目标和要求,首先反映在作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活动指导的教育目标上。从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以及青少年自我发展的需要出发,我们主要从基础性、发展性和理想性三个层次上设定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目标,以期能够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最恰当反映出对不同层次的青少年不同的价值观要求。

基础目标: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公德意识。公德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自觉意识。这是由我国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决定的。我国青年价值观教育目标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价值观基本要求的忽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青年的基础道德养成教育重视不够,由此导致教育目标与青年价值观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发展需要相脱节的实践性不够的局限,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在基本要求上,要培养青少年学生自主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价值选择是基于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主体所做出的自觉抉择,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必然反映。同时青少年学生要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良好的公德意识的外化行为表;现就是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具体而言,良好的公德意识要求青少年,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要举止文明,要自尊与尊重他人,要诚实守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遵守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要保护自然环境和人化自然环境,要维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珍稀动物等。

发展目标: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新时期中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目标的确立应当直接以社会所倡导的一元价值导向为依据,力求符合大多数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反映出国家和社会对广大青少年的期望与要求。作为对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直接体现,把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作为新时期中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主导目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具体要求上:(1)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在新时期,对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有如下要求:爱国主义精神的政治性要求——拥护祖国统一,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拥护和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性要求——理解中国历史,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的认同。(2)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新时期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必须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精神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内涵是什么做出问答。首先,必须坚持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原则。真正的集体主义强调和提倡的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集体利益的至上权威性与个人利益的正当合理性协调同步发展,两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可能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也只是暂时的、非对抗性的。(3)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信念,就是对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确信。培养新时期青少年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就是要使青少年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否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直接决定着新时期中国青少年价值行为选择的根本方向,决定着新时期中国青少年能否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理想目标: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共产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未来美好社会价值设想的统一。它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既具有明确生动完美的形象勾勒,同时它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具备着现实可能性和条件依据,因而形成了对人的巨大吸引力、凝聚力和鼓舞力,这就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所在。共产主义理想是现时代人类最高层次的价值观,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其他较低层次价值观起着统帅引导作用。共产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有: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等等。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严以律己的自律精神。

总之,学生是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学校价值观教育旨在;提升学生“人的价值”的意识,达到真善美境界,并能付诸价值实践。

三、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学校价值观教育原则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教育目标和对于价值观教育过程规律的认识,制定出来以指导价值观教育实际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学校价值观教育实践中,这些原则是我们工作方向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1.多样性原则

价值观的多样性具有社会合理性。当前,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青少年学生在价值选择、价值取向上的多样性变化已成为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事实。不可否认,大学生价值选择、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变化使教育的难度增大。但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至关重要,这是关系到正确落实施教的问题。实际上,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多样性变化是有其必然性与意义的。我国现阶段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思想理论和文化载体的多层次和多元化,必然多层面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虽然青少年学生多样化的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有距离,存在着消极的一面,但是,这种多样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对其自身利益的追求。因为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原本就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回到了自身的社会存在,重新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复杂性,使生活变得更加真实了。至于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的消极方面则应该客观分析,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目前社会本身就存在着各种非集体主义价值观产生的客观基础。总的来讲,教育者应该看到社会总要向前发展,人们观念总要更新,学生价值观的多样性变化是历史逻辑发展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否定学生价值观变化,一方面有违社会发展事实,另一方面则不利搞好教育。

价值观的多样性体现了价值的主体性。价值主体性是人作为价值活动的主体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自觉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价值作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某种适合,既有主体性,也有多样性,主体性是它最显著的特征和核心的标志,而多样性则是主体性的体现。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性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多样性本身就是不同的主体存在着不同的结构和条件,同客体发生着不同的价值关系,而形成了价值主体的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多样性变化,实际上就是他们主体意识的普遍觉醒和价值主体性地位的确立,也就意味着他们具备了对价值选择进行论证性的思维能力,不轻易接受教育的指令,过去那种绝对权威崇拜和绝对一元的价值信仰在他们中已不复存在。因此,在学生主体意识普遍觉醒的情况下,尊重他们的选择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

价值观的多样性是主导价值观宽容性的体现。任何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并有多层面价值观与之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目前我国社会既存在“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的价值观,也存在合理利己主义的价值观,还存在个人至上的价值观;既有以往价值观的继承,也有西方价值观的引入。这种状况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保持集体主义主导价值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要对其他价值观保持宽容态度,即对其他价值观做批判的吸纳,并承认某些价值观存在的合理性。比如,对于大学生中较为流传的“合理利己主义”,我们就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宽容性是在一个多元社会中,各种利益、观点能相互谅解和协调,避免对抗性冲突发生,实现价值评价标准从对抗性的社会模式向多元化社会模式的转变。主导价值观的宽容是适应转型期多元价值发展的需要,能够得到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认同,能够提高主导价值观的整合程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要求我们不能对新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新观念一味地采取排斥的态度,承认和面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实际,肯定和采纳他们价值观念中的合理成分。

2.主体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原则,它主要建立在价值观教育的客观性、现实性、效用性的基础之上。其客观性主要强调价值观教育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价值观教育必须从人出发,不能脱离人的存在、人的需要、人的本性;其现实性主要强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即价值观教育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脱离时代、脱离社会;其效用性主要体现在价值观教育的功能性上,价值观教育必须以自身的教育效果为目的,而不是脱离教育对象的空洞说教。对此,价值观教育必须以现实社会的实践为出发点,在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实践与体验中完成价值观教育目标。

学校教育究竟以多大程度参与到学生价值观发展和建设之中,主要取决于主体自主参与实践的程度。在这里,主体性与实践性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没有了主体性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缺少了实践性的主体是虚无的主体。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主体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教师帮助与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与其心智水平相适应的价值观。外在的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除了实践活动以外,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自主能动的参与。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自我教育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认识能力的提升,这些素质的养成都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

在具体的实践设计中,学校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具体的价值观教育目标,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确定实践形式与内容,真正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价值观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此外,在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的同时,要保证个人与集体或小组的积极合作,而不能发展为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这一点也是现代社会对人们提出的新要求。当然作为关系性存在的个人,也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才能真正发展和体现出自己的主体性,也才可以在主动参与到实践中塑成正确的价值观。

3.主导性原则

主导性原则是学校价值观教育性质的要求。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关系,两者关系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多样性是统一性存在的条件和基础,多样性服从于统一性的发展方向。价值观教育必须遵循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原则,必须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即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坚持统一性。统一性就是主导性,就是保证价值观教育有共同的原则、基本的要求和主要的方向、内容及重点。在人类历史上,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和保障社会的安全,都要以能代表本阶级根本利益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导性价值观加以倡导。正如霍华德·谢尔曼指出:“一种制度如果其自己的思想辩护不居于支配地位,那么这种制度就不能存在下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稳定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精神支柱,是主导社会思想、信念和精神风尚的灵魂。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发展实际,要求价值观教育体现着社会主义方向和性质,要求我们旗帜鲜明地坚持集体主义主导价值观,并以此作为一面旗帜,指导人们的行动。

正确价值观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价值观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这是因为人是有意识、有选择、有目的的人,人通过意识理解价值,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形成目的。因此,目的性体现着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自觉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目的性也说明了价值是一种方向,因为不同的价值实际上指向不同的价值方向,人们对价值的理解就是对方向的理解,对价值的选择就是对方向的选择。但是,价值观仅有目的性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社会合理性,这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要求。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合理性有两种基本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世俗合理性”,即思想和行为要符合社会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或行为规范;第二种是指“历史合理性”,即思想和行为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要求和方向,能够适应并推动社会进步。在这两种含义中,“历史合理性”比“世俗合理性”重要得多。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观的激励和引导,这样的价值观既合乎个体、社会发展的目的,又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集体主义无疑就是这样的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递和价值导向的工作,促进个体和社会共同发展。因此,价值观教育所传递的文化必然是反映社会主义的文化,所导向的价值观必然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即集体主义。

此外,在当前市场经济、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下,价值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青少年学生面对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也就是社会主张什么、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使学生确立应有的理想、信念和标准。所以,集体主义主导性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任何时候都要强调。否则,在价值多元化的条件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导性地位的削弱或丧失,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淡化,将会使青少年学生产生价值观比较、选择和整合上的困难,引起价值追求的困惑、疑虑、徘徊,从而导致价值观摇摆不定。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