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

时间:2018-08-20 16:44:52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下面文章主要探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于语文教学的启发,这也是因为古代文学作品在内涵上有着极大丰富和巨大的张力,对当代中职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涵盖的价值可以直接为我所用成为引导学生的重要价值内涵。文章因此也对中

  下面文章主要探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于语文教学的启发,这也是因为古代文学作品在内涵上有着极大丰富和巨大的张力,对当代中职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涵盖的价值可以直接“为我所用”成为引导学生的重要价值内涵。文章因此也对中国古代文化作品的价值展开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语文教学,价值

语文教学之友

  古代文学作品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由于古代文学作品在内涵上的极大丰富和巨大的张力,对当代中职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巨大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涵盖的价值可以直接“为我所用”成为引导学生的重要价值内涵。因而我们必须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探索。

  首先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仁民爱国的社会责任感。以诗文为教化手段的文学功用观是古代最重要的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家带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密切关注现实,积极拥抱人生。民本思想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古代文学中有着深刻和全面的表现。例如古有爱国诗人屈原与杜甫,屈原为了国家不被侵略,屡次向楚怀王进谏,但都没被采纳,伤心欲绝的他纵然跃入汨罗江内。“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正是屈原的爱国情怀造就了影响后人的古代文学。

  又如诗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爱国诗句。面对国家走向落魄,他没办法阻止,唯有借助诗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他们超越了个人得失,把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升华为仁民爱国之情。所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学对培养当代中职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又如《论语》所言:“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1]

  探讨为官之道的同时,并论了遇事要慈、要忠的道理。孔子言信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2]讲信用,古代文学作品里的道理往往娓娓而来。著名经学家、教育家唐文治先生在上海交通大学第三十届毕业典礼致辞时曾详谈到圣人古训:“圣人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方位世界上第一等人。然此恉诚不易致。吾人在学校中,莫如先以一校为一家,为一人。诸同学在校,对于校长,如心腹页,对于各教授、职员,如手足页。是一校一团体页。此谓之仁。”

  唐先生将做人和一种社会责任感放到一起,带着学生一起领悟古人圣训。他指出,己欲自立,亦欲立人,己欲发达,亦欲达人。[3]在唐先生看来,社会责任感关乎每一个人,作为一个学生要在未来有所达,必须秉持仁道,而这个仁道便是将自己和社会、和学校视为一体。这便是唐先生阐发的古训中的责任感。所以,生活在思想日趋多元化的当今时代,要想对当代中职学生更好的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以及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文化素养,必须多接触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

  其次,古代文学作品中保有诸多优良道德品格。伦理道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经过批判继承而推陈出新的传统伦理道德仍然具有其普遍性和时代意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观;“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知耻近于勇”的道德品格等等,都是中职教育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4]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情感教育的感染力量优势尤其明显。不仅古代文学作品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和人文情感,而且众多的文学家本身就是品格高尚之士。中国人强调“文如其人”,这与西方不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视死如归的精神,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优秀品格。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忍让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中职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

  在当前这个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的时代,为了帮助当代中职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增进文化素养,必须让他们尽量多的接触一些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再次,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高尚情操具有一定价值。儒家的“中庸”思想对古代文学影响极其深远,古代文学作品就其整体艺术特征而言,具有含蓄深沉、风神独具、意味隽永等艺术特征,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古代文学作品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趣味,使受教育者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帮助学生培养完善的人格、增进文化素养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而古代文学恰恰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优秀感染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健全他们的和谐人格。孔子把“和”、“中庸”与人的道德修养和人与人的社会会关系结合起来,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由人自身的和谐推及人与人的和谐,由人与社会的和谐推及天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把和谐的关系扩展到各个方面,达到天和、地和、人和的至高境界。

  由此可见,这一思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有助于弥补中职学生功利性的教学之失。最后,古代文学作品中涵盖了深刻的审美价值。文学艺术本身即具有一定审美价值。而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中国古代审美态度和价值取向可以作为古代文学的特点之一,亦是其价值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审美韵味几乎在每类作品中都可以很直接地体现出来,比如词所具备的独特审美韵味。叶嘉莹在探讨《花间词》时曾经谈到,其“所形成的一种美学特质,以为其具含了一种迥异于言志之诗歌的、不属于作者显意识之活动,而全由文本中之女性形象及女性语言所传达出的深微幽隐之意蕴”,而这样一种意蕴,“特别富于引人生言外之想的潜能”。[5]在叶氏看来,词所具备的独特审美意蕴不仅可以引发读者的感受,更可以引发其言外之想的潜能。这样一种潜能或许仅仅只需要反复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就可以达到。

  审美潜能往往能激发一个学生各方面的感官,在带动记忆的同时,感知内容本身,从而完成知识的真正内化和吸收。叶嘉莹在探讨张惠言词《水调歌头》时,又曾指出“这五首词不仅果然写出了学道之儒士的一种心灵品质方面的文化修养,而且还果然表现了词这种文学体式所特有的一种要眇深微的特美”。[6]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审美情趣和价值与一种文化修养是并存的。从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出发,如果我们认真体悟、把握,最后形成的是一种文化修养,是一种两者兼备的人生状态。

  总之,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是我们民族之幸,有助于我们在中职教育中培养中职学生优秀的道德品格。从某种意义来说,在当今时代,中职学生在社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增进文化素养,应该让他们更多的接触古代文学作品,让他们拥有更好的未来。

  注释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页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页

  [3]王桐荪、胡邦彦、冯俊森等.唐文治文轩.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9页

  [4]吴风.艺术符号美学苏珊·朗格美学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5]叶嘉莹.清词论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8页

  [6]叶嘉莹.清词论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0页

  推荐期刊:《语文教学之友》(月刊)1981年创刊,语文教育刊物。为中学语文教师备课提供参考资料,交流各地语文教学经验和信息,辅导青年教师自学进修。面向中等学校以上教师及教研机构研究人员,遵循服务于语文教学的办刊宗旨,着力研讨语文教学方法,推广语文教改成果,介绍语文教学经验。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4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