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

时间:2019-07-22 10:59:13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提 要】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指出了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针对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提出了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成果服务于语

  【提 要】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指出了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针对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提出了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成果服务于语文教学改革,希望能在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和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学 渗透 优秀传统文化 策略

语文教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根本的创造力,是经过了实践检验、时间检验和择优继承而保留下来,并能传之久远的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理想人格和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言工具。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有效手段。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其内涵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道德主义,强调道德对于社会维系和个人价值的重要性。二是,自强不息,培育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和顽强抗争的精神。三是,厚德载物,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承载万物和生长万物。四是,知行合一,“知”和“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五是,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六是,兼容并蓄,尽力吸收和包罗各方面的内容,懂得兼容之道,才能博采众长。七是,诚实守信,说实话、做实事,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郭福霖表里如一、言而有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是中华民族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再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固然有文明和文化的一般特点,但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不仅在漫长曲折的历史中顽强地传承下来,而且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创新。二是,较强的融合性和凝聚性,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融合各地先进文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三是,广泛的民族性和世界性,融合了各民族和各地区文化的精华,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四是,具有历史局限性,既有精华部分,也有历史局限性,封建性和等级性正是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不足。

  二、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体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对于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二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是传统文化永不磨灭的主题。三是,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需要。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四是,抵抗外来文化侵袭的需要。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严格抵制外来文化糟粕,让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心灵。

  三、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面对这种复杂形势,针对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本文提出的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策略如下:

  第一,品读经典感悟传统文化。经典是能够流传于后世的传世之作。中华文明底蕴深厚,品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不但增加对历史文化的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中国文化经典是古代先贤用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品读过程中将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食粮。

  第二,文字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汉字和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依据汉字的音、形、义,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音、形、义,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倡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培养学生“动笔有情、情中书写”的良好书字境界。

  第三,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态度和良好的写作习惯。传统文化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文化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写作又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在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用传统文化表达学生的思想。

  第四,古诗词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最精美的语言,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古诗词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领略古诗词之美,感受中华文化之魅力,提升学生的心灵品质,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对于学生的心灵塑造与情操陶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提高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潜能的开发者,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者,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阅读经典、品味传统文化、扩大知识面。教育培训和教研活动等也是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第六,创设情境诱发传统文化情感。对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解析,需要给学生以置身其中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诱发情感共鸣。情能移境,境能生情,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激发情感。具体可以是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采用音乐渲染情境和角色扮演中体会情境等。

  第七,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领略传统文化。课外实践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传统文化使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在活动中领略传统文化。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项目可以是舞蹈、京剧、茶艺、书法、合唱、剪纸、编织、书法、乐器和曲艺等,拓展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第八,紧密围绕教材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依据,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高质量教材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水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源源不断地渗透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

  第九,利用传统节日培育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写照,是传统文化符号和民族认同的载体,蕴含着许多优秀文化因素。开展节庆娱乐活动,赋予传统节日以新内涵,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相关背景,感知天人和合、家庭和美、家国情怀等传统观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

  第十,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传统文化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多媒体技术创新了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为学生获取传统文化、传输传统文化、处理传统文化和应用传统文化提供了新途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也必须适应时代需求,多媒体技术使传统文化变得生动有趣,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力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张 玲 2017《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中国校外教育》第 5 期。

  相关阅读推荐: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之比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4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