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劳动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的融合路径

时间:2020-05-15 10:19:08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卡认为:只有把劳动作为教育过程总的体系的一部分时,劳动教育才能成为教育手段。改革开放4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多元发展、偏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思想不断入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卡认为:“只有把劳动作为教育过程总的体系的一部分时,劳动教育才能成为教育手段。”改革开放4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多元发展、偏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思想不断入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劳动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的融合路径

  一、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思想最先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列宁提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非常重视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在其教育思想中均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二者统一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基于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契合时代育人要求、着眼核心素养发展,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劳动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能够给予学生提供有效的知行途径,促进学生在劳动技能的习得、生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最终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合重要意义

  1.劳动教育对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1)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用劳动来创造。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学相融合,能体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育任务,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能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的形式。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中的“教学做合一”,劳动教育恰是作为生活教育的主要形式,将劳动实践带入思想政治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方式。(2)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针对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中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系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目前,学生缺乏劳动价值观念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学生从小到大长期脱离劳动实践,缺乏劳动意识;另一方面,因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使个别中学生受到“寻求成为网红,梦想一夜暴富”等错误思想侵扰。通过把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劳动品德,为中学生毕业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就业岗位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3)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学实践路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二者的结合能够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自觉意识,能够提升学生感知基础知识习得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时的重要价值,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多学科的融合、全领域的贯通。

  2.思想政治教育对劳动教育的作用(1)有利于铸牢学生的劳动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深刻揭示出劳动才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劳动才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学生正确科学“三观”培养的重要任务,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体会劳动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感悟劳动创造的实际价值,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2)有利于培养学生劳动精神意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用二十四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公民个人层面来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的“敬业”则表示一种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观念,劳动精神则是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善于将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能够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困难,增强劳动自信和积极性。(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习惯“劳动向学生揭示出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智慧的广阔前进。”学生在劳动中挥洒汗水,体味艰辛,懂得人类历史取得的伟大成就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改变轻视体力劳动的错误思想。长期的劳动教育,学生能够习得自觉劳动的方法,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戒除贪图享乐的不良习惯,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铸成自信自律的心理素质。

  三、实现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融合路径探析

  1.在教学内容上,深入挖掘教材中劳动教育元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和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价值育人的集中体现,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体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从教材入手,深挖教材内容中劳动教育的元素,通过教研组之间的专题讨论研究和集体教研活动,寻找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点。例如,《经济生活》中第二单元第二课——生产、劳动与经营。运用教学专题讨论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厚植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务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引导学生从心灵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是通过一步一步脚印创业实践走出来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会强国需要我们埋头苦干干出来的。

  2.在教学方法上,探索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启用之时,以国家发布的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重视劳动教育。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整合各类丰富的课程资源,全面考量劳动精神价值与思想政治教学融合可能的路径;必须改变传统的“单方面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必须秉承平等交流的态度,提供清晰表达在思想道德、劳动观念等方面认识的机会。习近平同志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在课堂教学方法中,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运用“议题式教学法”,挖掘教材中劳动教育的元素,围绕议题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运用“案例教学法”,引用生活中“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精神”案例作为教学设计的元素引入思政课堂,传递劳动价值意义。在课外教学中,借助自媒体平台的力量,开设班级集劳动成果分享平台,便于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便于学生分享劳动经验感悟;通过“榜样示范法”,借助榜样的力量去言传身教,在实践活动中以情育人。

  3.在教学形式上,注重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深刻阐述了人应该在自己的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强调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课标(2017版)》中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的实践性等特征,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以及学校要确保社会实践的开展。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拓宽学科社会实践的角度,坚持知行合一原则,开展各式各样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用劳动精神去培育和发展学生,用社会实践去引导学生,提升学生对于劳动精神价值意味和劳动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最终自觉做到知行合一,初步具备社会进步发展所必需的精神品质和职业操守。

  4.在教学评价上,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及反馈体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形式上不要一刀切,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只要能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就可以,劳动教育目的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时全面统筹规划。一方面,学校继续完善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德育、综合素质的评价。针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在学科教学社会实践中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偏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充分方面。针对学生评价,主要做到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不仅要对学生在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内容,还要对学生在学科社会实践中的劳动能力、劳动态度、思想认识、情感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建立反馈机制。做好相关方案策划,在学校恰当投放相应数量的“谏言信箱”,在班集体自媒体交流平台建立“反馈空间”,定期整理来自各方的反馈信箱。良好的评价反馈体系的建立,一定会让思想政治课成为打造劳动意识的热土、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总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迫切的要求。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思想政治课打造成一门真正有高度、有气度、有温度、有韧度的学科教学与实践课程。

  参考文献:

  [1]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曾静.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探析[J].现代交际,2019

  《劳动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的融合路径》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作者:张栋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4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