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生态文化的时代属性及价值取向研究

时间:2019-06-29 11:40:32 所属分类:农学 浏览量:

摘 要: 生态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解决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当代生态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发展的结果,生态文化是新时代文化的一面旗帜,具有完整的发生逻辑和时代价值。生态文化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摘 要: 生态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解决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当代生态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发展的结果,生态文化是新时代文化的一面旗帜,具有完整的发生逻辑和时代价值。生态文化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设生态文化,应该根据我国现实状况,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 生态文化; 生态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化的时代属性及价值取向研究

  引言

  近些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从微观的社会生活到宏观的国家政策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文化思潮,例如绿色学校、生态城市、低碳技术等词汇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生产的流行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生态文化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当下生态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功利性思维尚存以及生态价值观念仍存在偏差,这就要求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从理论上要寻求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还需在实践上探寻合理的建设路径。

  一 生态文化是新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 生态文化的内涵及结构

  近百年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引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了严重对立的地步,迫使人们对自身行为的失范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到应对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文化及其引导的价值观念进行扬弃,从而形成符合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主流文化———生态文化,加之生态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不断发展,动摇了原有的机械论世界观,为生态文化的兴起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 生态文化的发展逻辑

  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生存困境,是生态文化产生最为直接的原因。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国家率先发起环境运动,由于其在时间上与反种族歧视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等相近,遂逐步成为一种反主流文化的洪流,这对于现代文化的反思以及生态文化的初步形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 三) 生态文化的时代价值

  首先,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形式。人类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生态文化的推动,生态文化全方位融入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内化为人们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的内在理念。第一,生态文化本质上追求平衡相依与协调发展的理性追求,它通过纠正近代工业文明发展中工具理性对于价值理性的不恰当的排挤,并试图将两者进行有机整合,从而转变人们的单向度追求,推动人们向全面型人格的和谐的状态迈进; 第二,生态文化为人类描绘了一种全新图景,即人、社会、自然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论思维模式,保证人类自身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社会、自然这三者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 第三,生态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以适度、公平、健康为基准,既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保证了自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不受到破坏。

  其次,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特殊产物。

  二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思想根基

  ( 一)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的诸多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探究。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物质层面的内容,即在生产活动中要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 其二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包含了关于人们对自然的认知水平、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理念等; 其三是制度层面的内容,指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协调运行机制[6]。在这里,我们将生态文明理解为在对工业时代的文明价值观念所产生的困境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为了解决对现代社会运行中对生态环境所产生危害,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为目的,是在人类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基础上,所获取的物质、精神及制度成就的总和。

  ( 二) 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

  社会的和谐需要建立在文化和谐基础之上,而文化的和谐须体现在价值取向准确确立和广泛认同[7]。朴素的生态文化出现在农业文明时期,这一时期的生态文化存在着一种依赖自然、敬畏自然的价值取向。而以牛顿物理学和笛卡尔哲学为基础,形成的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换取无休止的资本积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时期产生了曲解,最终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这种危机的实质可以理解为文化层面上的危机。我国正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阶段,这一时期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因此,要树立顺应时代的生态价值观,认识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本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造适宜的生态文化土壤。

  (三) 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观层面的指引

  人们对于生态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生态价值观对于以往的陈旧的不符合现时代需求的价值观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构。我国从 1978 年环境立法到 2003 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理念,再到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并且对我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虽然政策和制度已经形成,可是距离生态文明的建成还有一定的距离,也使得我们有必要根据中国发展的基本需求来确立符合实际状况的生态价值观。

  三 中国构建生态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建设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期的时代需求,也是实现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树立合理生态价值观的实践要求,生态文化建设要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理论和实践路径。

  ( 一)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宝库

  应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进行挖掘和梳理,为建构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生态文化体系奠定基础。其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的整体论认知达到了一个较为深厚的程度,如道家提倡“道法自然”;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 老子提出的“衣养万物”与庄子的“齐同万物”而“与天为徒”都能看出我国古人对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视自然自身价值的思想志趣。应该看到,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是西方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却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比因( Amold J. Toynbee) 认为应重视自然界万物的尊严性[13],提倡人类应该皈依一种类似道家的万物有灵论的自然观,从而建立起自然内在的崇敬; 美国物理学家卡拉普( Fritjof Capra) 在《物理学之道》一书中认为,机械论世界观是现代种种危机的根源所在,提倡建立一种与东方古代智慧相同的生态化世界观。其二,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文化体系的多元性,为构建具有丰富内涵的生态文化提供了较好的来源。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生活在相对偏僻的地区,具有其适应自然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发展,与自然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智慧。这其中包含了神话传说中的生态观,例如在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中,认为对动物残忍的杀戮会被 “生命神”严厉惩罚; 也存在对自然崇拜中的生态意识,例如傣族对掌管水的神灵崇拜。可以看出,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态观念中,都存在着人与自然是相统一的有机体、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认知传统。

  (二) 深层次、普遍化的公民生态意识的培育

  是我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深层次、普遍化的对公民的生态意识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育是我国的生态文化体系建构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环境,但是,政府的宏观政策体系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全社会生态文化的成功普及,尤其是人们的生态思维意识与经济发展之间并未呈现出同步发展的态势,是多年来我国生态政策导向和环境立法部分失灵的重要缘由。所以,既要做到普遍化又要实现层次深的公民生态意识的培育是进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

  ( 三) 生态制度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协同推进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制度之间是互动的,文化为制度的形成与变迁提供基因支持,制度为文化的载体保存文化,二者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历史变迁的动态过程[16]。一般来讲,生态制度是以环境保护为指向,是协调人与自然互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的总称。生态制度属于广义生态文化的范畴,虽然生态文化对生态制度的形成不存在直接影响关系,但是其构建的文化范围可以渗透到制度发生的全过程。一旦生态制度形成,将会在其实践过程中规范行为主体的生态行为,形成针对环境保护的实质性约束,从而将生态文化的认知内化成行为主体的道德规范和价值选择。所以,通过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的协同推进,实现生态文化理念与制度的融合,将会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进行重塑,合理有效地引导人们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形成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进而树立起公民的生态意识。

  【参 考 文 献】

  [1]杜吉泽. 生态人论纲[M]. 李维香,译. 北京: 群众出版社,2010: 76.

  [2]余谋昌. 生态文化: 21 世纪人类新文化[J]. 新视野,2003 ( 4) : 64.

  [3]如松,孙江,韩也良. 扬州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J]. 科技与经济,2003( 4) : 24.

  生态文化的时代属性及价值取向研究相关论文期刊你还可以了解:《生态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nx/4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