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重庆渝北区农作物农药的使用调查分析

时间:2018-10-10 11:00:44 所属分类:农业工程 浏览量:

这篇农业论文投稿发表了重庆渝北区农作物农药的使用调查分析,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紧密相关, 应该引起食品制造商的高度重视。农药作为食品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发展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已经刻不容缓。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关

  这篇农业论文投稿发表了重庆渝北区农作物农药的使用调查分析,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紧密相关, 应该引起食品制造商的高度重视。农药作为食品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发展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已经刻不容缓。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农业论文投稿,农药,水稻,玉米,柑橘,结果分析,对策建议

农业论文投稿

  渝北区属于重庆市主城区之一, 现有耕地面积38 000 hm2, 主导产业有水稻、玉米、柑橘, 水稻常年播种面积10 000 hm2, 玉米播种面积9 333.33 hm2, 水果18 666.67 hm2 (其中:柑橘0.93 hm2) 。近年来, 渝北充分发挥背靠800万城市人口的区位优势和广袤农村土地的地理优势,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临空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2017年渝北在全市率先启动农产品绿色行动, 认真贯彻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为切实掌握全区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状况和农民用药情况, 2017年渝北开展了水稻、玉米、柑橘农药使用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在全区选取3个在农业生产水平、耕作条件、种植结构、栽培水平、常年病虫发生种类、防治方法和用药水平等指标具有代表性的乡镇, 每个镇选择20个可反映当地农药使用水平的种植大户、普通农户开展调查。

  1.2 方法

  采取系统定点调查方法, 在农户 (种植大户) 的全部种植田块上, 进行全年用药调查, 包括田埂上喷洒除草剂、种子拌种用药等都需要记录在册。调查周期从1月1日—12月31日。水稻、玉米调查时间从种到收为一周年, 柑橘调查2017年度农药使用情况。

  1.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分为三大项:一是调查农户家庭基本情况, 二是调查农药购买情况, 三是调查农药使用情况。并将所有调查数据导入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药使用情况

  2.1.1 2017年农药抽样调查统计汇总见表1

  2.1.2 年农药使用情况总体估计

  根据表2统计的不同作物农药商品量和折百量大小显示, 中稻及一晚一个生长季节平均用药2.53次, 农药商品用量估计平均值为215.67 g (m L) /667 hm2, 估计值95%的置信区间为206.53~224.80 g (m L) /667 hm2。玉米一个生长季节平均用药1.50次, 农药商品用量估计平均值为232.18 g (m L) /667 hm2, 估计值95%的置信区间为213.27~251.08 g (m L) /667 hm2。柑橘因抽样调查其商品用量估计精度不到75%, 不再赘述, 数值结果见表2。

  2.1.3 总用药费用估计

  经表2统计, 按种植作物667 hm2用药大小来看, 中稻及一晚用药成本, 估计平均值为11.47元/667 hm2, 估计值95%的置信区间为11.03~11.92元/667 hm2。玉米用药成本, 估计平均值为8.84元/667 hm2, 估计值95%的置信区间为8.31~9.37元/667 hm2。

  2.2 农作物各种类型农药使用分析

  2.2.1 中稻及一晚

  按种植面积计算, 中稻及一晚农药商品用量总量为215.67 g (m L) /667 hm2, 其中杀虫剂量最大, 为163.62 g (m L) /667 hm2, 占总量的75.8%;其次是杀菌剂, 为31.2 g (m L) /667 hm2, 占总量的14.4%;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查中没有发现使用。

  2.2.2 玉米

  玉米农药使用, 按种植面积计算, 商品总量232.18 g (m L) /667 hm2, 其中除草剂用量最大, 为138.88 g (m L) /667 hm2, 占总量的59.8%, 其次是杀菌剂, 为47.3 g (m L) /667 hm2, 占总量的20.4%;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查中没有发现使用。

  2.2.3 柑橘

  柑橘农药使用, 按种植面积计算, 商品总量665.24 g (m L) /667 hm2, 其中杀虫剂用量最大, 为494.87 g (m L) /667 hm2, 占总量的74.39%, 其次是除草剂, 为170.37 g (m L) /667 hm2, 占总量的25.6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查中没有发现使用;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查中没有发现使用。

  2.3 使用农药毒性类型分析

  2.3.1 中稻及一晚

  按种植面积的商品用量计算, 其中微毒占0.58%、低毒占82.65%、中毒占16.53%、高毒占0.24%、剧毒百分比为零。

  2.3.2 玉米

  按种植面积的商品用量计算, 其中微毒占30.65%、低毒占64.57%、中毒占4.78%、高毒占、剧毒百分比为零。

  2.3.3 柑橘

  按种植面积的商品用量计算, 其中微毒占0.51%、低毒占75.95%、中毒占23.54%、微毒、高毒百分比为零。

  2.4 使用农药用量大小分析

  2.4.1 中稻及一晚调查

  结果显示, 2017年渝北中稻及一晚上主要施用了36种农药成分 (品种) 。商品用量前三位是:杀虫双18.12%、三唑磷13.72%、乙酰甲胺磷12.36%, 这3种农药成分占了该作物农药用量的44.2%。

  2.4.2 玉米

  调查结果显示, 2017年渝北玉米上主要施用了26种农药成分 (品种) 。商品用量前三位是:草甘膦26.39%、草甘膦异丙胺盐19.70%、咯菌腈13.13%, 这3种农药成分占了该作物农药用量的59.22%。

  2.4.3 柑橘

  调查结果显示, 2017年渝北柑橘上主要施用了8种农药成分 (品种) 。商品用量前三位是:炔螨特40.65%、草甘膦25.61%、哒螨灵20.33%, 这3种农药成分占了该作物农药用量的86.59%。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 渝北农药使用情况整体向好, 农药使用量和次数控制较好,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农户缺乏用药常识

  大部分病虫害发病初期症状非常轻, 此时用药效果好, 待病虫害大面积暴发, 再施药效果已不佳, 绝大部分农户不清楚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导致错过了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

  3.2 农户用药不规范

  农药配置比例模糊, 未采用专业量具, 靠眼睛和经验估计, 缺乏数量概念, 错误认为浓度越高, 对病虫的防治效果越好, 在农药配置时故意减少用水量, 在施药时未做到整株喷施, 导致死角中的残卵、残菌很容易再次暴发, 造成农药浪费的同时加快了病虫的抗药性, 更严重的是超过安全浓度极有可能发生药害。

  3.3 农户缺乏环保意识

  农户施药机械落后, 大部分农户还在使用小型电动施药器或者手动施药器, 更因施药机械老化, 农药跑、冒、滴、漏等现象严重, 农药实际利用率低, 同时农药的化学性质稳定, 不易在环境中降解, 流失的农药不断在土壤中积累, 造成土壤污染。

  4 对策建议

  4.1 构建监测预警体系,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

  1) 加快构建监测预警数字化平台, 实现数据采集标准化、传输网络化、分析自动化, 提高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建成区、镇、村 (产业大户) 三级病虫害监测体系和病虫害可视化远程监控网络, 根据生态类型情况, 按照2 000~3 333.33 hm2耕地设立1个病虫观测点的标准, 建成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 切实减少调查监测盲点, 建立健全监测网络体系。

  2) 加快新型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推广应用, 逐步实现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病虫害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等现代监测工具替代老旧设备, 逐步改变病虫监测设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的局面。

  3) 建立全区测报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制度,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促进测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业务素质提高, 提高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能力和水平。开展对镇乡病虫观测点的专 (兼) 职测报人员的培训工作。

  4)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 加大“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四位一体现代病虫预报发布方式创新, 实现病虫预报的多元化、可视化发布, 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提高病虫预报信息的到位入户率和覆盖面, 让广大农民群众掌握最佳防治时期, 减少盲目用药。

  4.2 推进科学用药, 提高农药利用率

  1)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药科学用药技术培训和宣传。重点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经营者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中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着力强化对各类农药零售门市销售人员的培训指导, 帮助其熟悉、掌握科学用药知识。组织技术人员在用药高峰期间深入基层、深入田间进行现场指导。

  2) 根据作物种类、按不同区域开展新型植保机械试验示范, 筛选适用性强的高效植保机械和配套精准施药技术,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针对各类型植保机械在不同作物上防治病虫害的应用情况, 开展农药利用率的测试工作。重点对静电喷雾器、风送式喷雾机、无人植保机等药械进行农药利用率测试, 掌握各类植保机械的性能与作业效率, 并进行优化组合, 全面提高农药利用率。

  3) 根据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对病虫害防治的新需求, 制订针对不同作物病虫害的全程解决技术方案, 实现从种子处理到作物收获全程植保技术措施、农药品种选择、植保机械应用的全过程管理, 从根本上解决一病 (虫) 一打药, 单次用药量过高、滥用药、乱打药等问题。

  4.3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提高植保社会化服务水平

  1) 发挥农作物重大病虫统防统治补助、农机购置补贴及植保工程建设投资的引导作用, 装备现代植保机械, 扶持发展一批快速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2)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 把统防统治的组织方式与绿色防控的技术措施融合为综合配套的技术服务模式, 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3) 组织植保机构及时提供病虫测报与防治信息, 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 做好绿色防控措施、高效低毒农药和新型植保机械推介, 提高防治组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促进统防统治更好地服务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

  4.4 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 严格控制二次污染

  1)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财政支持、属地管理、企业运作、布局合理、农户参与的模式, 建立相关部门协调监督、回收点折价回收、农药经营商店集中回收运输存放、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集中规范化处置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机制。2) 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媒体, 并通过设置宣传标语、展板、信息提示屏、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宣讲等方式, 加强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宣传和教育。3) 农药经营者与农药使用者签订回收协议, 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经营者对使用者交回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及时回收、暂存、统一返还农药生产企业或交付政府委托的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推荐阅读:《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双月刊)1956年创刊,原名《华中农学院学报》,1886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以前为季刊,1996年至今为双月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nygc/4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