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形势

时间:2021-04-08 10:07:48 所属分类:农业基础科学 浏览量: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种类较多,较为常见的有3S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水平定向钻进技术以及化学、物理学应用技术,此类技术的应用效能往往较好,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影响也较为积极[1]。但由于一些技术的应用实践时间不长,其具体的应用过程依旧存在一定的不合理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种类较多,较为常见的有“3S”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水平定向钻进技术以及化学、物理学应用技术,此类技术的应用效能往往较好,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影响也较为积极[1]。但由于一些技术的应用实践时间不长,其具体的应用过程依旧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壤监测工作的现实效能,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准确把握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并结合技术发展特点,明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而为土壤检测工作提供更科学、更合理,也更全面的技术应用过程。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形势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1.1“3S”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3S”技术为“RS”、“GIS”以及“GPS”技术的简称,其中,“RS”指的是遥感技术,“GPS”指的是全球定位技术,“GIS”指的是地理信息全球化技术,此三类技术共同构成了“3S”技术应用系统[1]。从应用范围角度分析,“3S”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信息获取和分析工作、全球环境变化趋势预测工作、环境污染情况调查与监测、生态环境问题修复与研究等工作中。在开展土壤检测工作时应用“3S”技术,技术人员可借助此类技术更全面、更具体地调查我国土壤环境的真实状况,并促使技术人员可依据我国土壤环境的现实情况,合理选择环境状况监测点,从而高效完成相应的样品采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可借助“3S”技术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壤监测信息系统,进而促使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可更科学、更全面,也更具系统性的管理与开展[2]。

  1.2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生物科学技术是一类新型技术,此类技术可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其包含的具体内容也非常之多,具体的应用形式更为纷繁多样,这也促使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对各行业发展的影响也日渐凸显。在土壤环境监测领域,主要应用的生物科学技术常见的有生物大分子标记检测技术、生物芯片制造技术、宏基因组检测技术以及PCR应用技术[3]。技术人员可应用此类技术对土壤环境中的生物群落进行修复,促使土壤生物结构趋于合理,也可应用此类技术减缓土壤环境的侵蚀作用,进而维持土壤环境整体结构趋于稳定。同时,技术人员可利用此类技术及时检测土壤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变化趋势,从而总结某一特定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特点,进而为土壤环境的检测和预防提供较为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1.3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借助施工水平井对土壤环境进行取样和调查是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主要应用形式,期间,技术人员可依据工作的具体需要,利用水平井开展土壤环境的调查取样工作[4]。由于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应用过程较为方便简单,技术人员可针对土壤环境随时进行钻井检测,此类检测工作也可为土壤环境净化治理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促使土壤环境检测工作更具实效性。从技术实现角度分析并综合过程外土壤环境检测工作对此类技术的应用现状,可知此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可分为生物通气法、土壤气相抽取检测法以及空气注射隔离置换法[5],此类方法的应用效果较好,具体的检测较高,相应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成本也较低。

  1.4化学、物理学应用现状分析

  基础科学的应用可从本质上分析土壤环境的现实状况,从而为土壤环境的监测工作提供更科学的数据支持。近些年来,与化学、物理学相关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应用日渐广泛,已扩展到高分子有机化学、分析应用化学、材料力学、材料应用学、光学等科学技术领域,并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6]。从技术应用方法角度分析,化学或者物理监测方法的应用形式较为多样,其具体的应用过程也存在较大的不同,其中,激光溶蚀监测法、氢化物发生监测法以及色散荧光标记法(主要应用X射线)的应用较为广泛,电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制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在检测土壤化学元素的工作中的应用也日渐广泛,特别是在土壤痕量元素种类的测定以及含量分析方面,此类技术的应用日渐频繁,甚至主要技术主导作用[7]。

  1.5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的实现依托于计算机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效能也逐渐提高。现阶段,在土壤监测工作中,技术人员可应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实现对特定土壤监测区域的全天候、无死角类型的监测过程。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具有无人值守、分布广泛的特点,并在高速率网络信号传输技术的有效支持下,技术人员可在被测区域安装较多的环境监测传感器,进而借助此类传感器实时采集被测区域的数据,此类数据可通过网络有效传输到监测系统的数据存储单元中,从而为技术人员分析数据提供技术支持[8]。技术人员在借助此类数据,分析、汇总被测区域土壤的具体信息,并依据此类数据信息预测被测区域环境土壤的现实状态。在应用信息技术时,由于信息技术系统具有数据自动收集、汇总和保存的功能,可极大地缩短技术人员收集相关信息的时间,进而提升土壤参数在线监控以及记录的效率。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形式分析

  2.1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应用效能将进一步加强

  有机物土壤污染问题日渐严重,为土壤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同时也促使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向着应用效能逐渐强化、应用范围逐渐增广的趋势发展。从有机污染物种类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土壤环境监测治理面向的有机污染物包括苯系有机物、卤卤素烃类有机物、多环类芳烃类有机物、含有有机氯的农药、含有硝基苯的农药、苯胺类、酚类有机污染物、石油烃类有机物、多氯联苯类以及其他讲解效果微弱的持久性有机物。此类有机物会在一定的光照和水分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以及土壤环境中的其他有机沉淀物发生反应,并在反应时完成元素的转化和新有机物的积累,总而对土壤品质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进而影响生活在土壤环境中的动植物成长过程,甚至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基于此,土壤有机物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效能亟待加强,我国也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辅助技术人员开展相应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从而促使土壤有机物监测技术更朝着更系统、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其具体的应用效能也将由此获得提升。

  2.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监测精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现阶段,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监测精度普遍适用于一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检测工作,但对于一些对人体伤害较为明显的重金属、有机物等物质而言,监测进度明显不够。此类物质在土壤环境中的含量往往比较低,随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改变也较为微弱,技术人员在开展土壤环境检测工作时,在精度不高的监测技术的影响下,非常有可能忽略此类重金属或者有机物,从而导致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效效能偏低,未能满足新时期土壤检测的实际要求,对土壤环境变化趋势的控制和污染的治理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从技术应用的形式分析,痕量监测技术现阶段已可广泛应用,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污染物净化富集分析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应用日渐频繁,但针对土壤中的各类重金属以及各类含量日渐增加的有机物,此类技术的监测精度依旧亟待提高。从发展趋势角度分析,痕量监测技术应朝着超痕量监测技术方向发展,从而可在提高土壤环境监测监督的同时,促使技术人员可更全面地掌握被测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从而更细致、更精确、更具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为土壤环境监测与预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此类技术的应用持续性。另外,在实现监测精度提升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土壤环境监测的效率,科研人员还应采用合理有效的办法提高土壤环境污染物的分析速度。从此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对检测技术的检测实时性、检测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类技术往往针对土壤环境监测中的污染物排放源的确定工作、污染现场情况调查工作以及土壤环境改善工作,而此类工作均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这也就要求技术人员应借助具体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可结合监测的具体要求,对现场情况进行快速分析和判断。现阶段,便携式重金属分析仪、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以及流动注射分析仪等环境监测仪器的应用日渐广泛,借助此类仪器提升土壤环境现场监测速度也是土壤环境监测的重要发展形势之一。

  结语

  总之,在分析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土壤环境检测的现实状况,对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形势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预测,希望广大从业人员可依据自身的工作情况以及区域环境监测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环境监测技术,并结合新时期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新需要、新要求,创造创新环境监测技术,进而切实提高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效能。

  参考文献

  [1]张正.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J].环境与发展,2020,32(10):150-151.

  [2]陈海燕.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分析[J].节能与环保,2020(09):45-46.

  [3]高燕哺,王建英,赵颖,赵辉,吉军凯.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46+49.

  [4]陆琳.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5):57.

  [5]张胜平.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20(06):53+55.

  作者:杨洁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形势相关推荐对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的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nyjckx/4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