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你对农业期刊感兴趣么

时间:2015-12-21 01:04:44 所属分类:水产与渔业 浏览量:

引言 1. 1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国是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则经济稳,经济的发展使得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对农业的依赖程度提高;另一方面,农 业又是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因此,经济越发展,工业化程度

  引言

  1. 1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国是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则经济稳,经济的发展使得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对农业的依赖程度提高;另一方面,农

  业又是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因此,经济越发展,工业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

  中央历来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中共中央在1982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

  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一‘‘五个1号文件”。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的中央1号文件中又包含了要

  促进农民增收的相关政策,这说明中央1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2005至2008年中央又连续发布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2008年的1号文件支持“三农”的主要

  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1)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2)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发展;(3)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4)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5)多渠道增加“三农”投入。党中央、

  国务院对农业的重视使得我国对“三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国外也非常重视对农业的发展研究,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外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思潮即持续农业迅速兴起,到了90年代初,已成为国际

  社会研究的热点。同时80年代末由美国的土壤研究专家提出来的精确农业,10多年来在全世界广泛开展。精确农业旨在追求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和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污

  染。日本在精确农业有关技术开发上进展也非常快,甚至连从来都没有关系的技术领域也都开始与精确农业相结合,的确显示出了引导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由此出发,本文“中国农业发展模型实证分析”的作用和意义在于:

  第一,根据1987. 1992, 1997, 2002, 2005年的五张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农业投入产出系数并分析其结果。得出农业在我国经济各方面的作用和各方面因素对农业经

  济的影响。

  第二,根据历年农业发展经济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检验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是否通过模型的检验,最终为农业经济的现实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分析,提出中国农业科学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 2国内外研究评介

  1. 2. 1国外对农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农业生产经济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德国经营学派经济学家布林克曼于1916年出版的著作《农业经营经济学》,对农业集约化问题和农业经营制度作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为农业生产经济学的形成准备了基础。1926年,美国布莱克(( J.D.Black)在其所著《农业生产经济学导论》中第一次使用农业生产经济学的名词。在此书中,应用新古典理论,综合农场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并予以发表。1952年美国海地E.O.Heady)运用微观经济学和20世纪40年代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的各种新成果,发表了《农业生产经营学与资源利用》一书,在西方经济学界较有影响。在此书中大量应用数量分析方法分析农业经济问题以来,在农业经济分析中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获得长足的进步。他的农业生产经济学规定了精密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系统引入生产函数和线性规划,使农业生产经济学成熟起来和完善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后,农业生产经济学进一步运用数学进行定量分析,并出现研究农产品市场与需求、研究生产风险与不确定性、研究大范围农业与多层次农业明显趋势。1954年,W.A.刘易斯发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他采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二元性特点,强调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农业部门以低廉的粮食和劳力支持工业,用转移农业剩余到工业的方式实现现代化。费景汉和G.拉尼斯1964年发表了《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把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进一步扩展为更为严密的宏观总体发展理论。舒尔茨在1964年发表《改造传统农业》,提出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系列理论。他反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等于零,农业只能向工业输出资源而自身没有吸收投资能力,传统农民对经济刺激不会做出反应等观点,强调工业化程度必须以农业相当程度的发展为前提。乔根森(D.W. Jorgenson) 1967年发

  表《剩余农业劳动和二元经济发展》,提出了与舒尔茨含义相同的新二元经济模型。这种模型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假设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正,不存在多

  余劳动;假设实际工业随生产率而变化。他强调农业剩余因而农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充分条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scyyy/3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