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探讨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和模式的形成

时间:2015-12-21 01:04:58 所属分类:水产与渔业 浏览量:

循环经济按照生态原则指导经济活动、毕业论文按照生态效益规范经济活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充分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

循环经济按照生态原则指导经济活动、毕业论文按照生态效益规范经济活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充分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1]。循环经济包含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动脉产业就是以非废弃物作为原料的产业;静脉产业是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产业。循环经济实施范围可以分为3个层次:(1)在各个企业内部实施。(2)在企业之间实施,即生态工业形式。(3)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

1 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1.1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1.1.1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重要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为12.95亿人,人口严重超载和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压力与日俱增;新生人口的增加以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继续减少,粮食生产压力加大。一些矿产资源保证程度进一步下降,几种重要大宗矿产将长期短缺,石油、铜矿、锌矿、钾盐等大宗紧缺矿产的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对进口的依赖性将逐步提高。

1.1.2 资源使用效率低,环境污染明显,降低了国民经济的质量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位于世界第6位、发展中国家第1位,但我们也为之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约为31.2%,比发达国家落后约20年,相差约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又因为产品的生命周期短、而且产品使用后只有少量经过无害化处理,产生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世界银行报告(1997)指出,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330亿美元。如果加上其他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估计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这显著地降低了国民经济的质量。

1.1.3 来自国际上的经济、政治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我国不仅要面对发达国家强大的经济压力和政治压力,同时还必须面对由于环境保护带来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矿产品第二大消费国和第三大进口国。由于资源进口渠道的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所以不远的将来保障国家资源进口安全的压力将会是巨大的。

1.2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我国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与传统线性经济相比较的优点正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3篇“人口、资源和环境”中明确指出“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永续利用。”和“深化矿产资源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和发展矿业权市场。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加快废弃物处理的产业化,促进废弃物转化为可用资源。”这些重要的内容同循环经济的3个原则是一致的。循环经济要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这从长远的战略发展来看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统一的。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个战略,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它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实施方法。总之,循环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满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1.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拥有良好的基础

1.3.1 静脉产业的实践静脉产业是循环经济是同传统线性经济相比较的重要区别和优势。目前,在水资源的静脉产业领域,中水回用已经有了很多的实践。在固体资源领域也有了很多实践,如现今电力行业的热电联产和粉煤灰的再利用已经被广泛采用。静脉产业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真正使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统一。

1.3.2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目前,国内在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和大胆探索,例如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衢州沈家生态工业园区等。这些生态工业园区为在我国建设循环经济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是循环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

1.3.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拥有巨大的劳动力与原材料优势首先,循环经济包含静脉产业,在静脉产业中一般离不开废弃物的分拣、收集、运输等环节,这些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的价格往往决定着产业的竞争力,显然我国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其次,我国的经济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资源消耗量大,废弃物排放量也大,这使得静脉产业在我国容易产生规模效益。

2 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2.1 建立基于资源全部成本的完全价格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支撑。留学论文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广泛实行补贴制度,例如水资源、煤炭等,其价格仅仅体现了资源开采或获取的成本,而没有考虑由于资源使用而带来的外部性成本和收益。由于这种状况,资源使用后形成的废弃物再回收利用就缺乏动力,因为那样不如购买新开采的资源来的划算,这同时也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用效率低下、大量的环境污染和采用末端治理方法治理这些环境污染的高昂代价。面对这种状况,显然我们应该逐步取消补贴制度,利用经济手段使资源价格反映其真实的生态学、经济学价值。在环境资源(主要是指环境容量)的利用方面,由于环境资源是共有财产,产权不具有排它性,交易双方产权拥有不平衡性和产权不具有转让性的产权特点,决定了在使用时具有公开获取性,在使用结果上具有排它性,而且个人使用的收益总是大于个人分担的成本。在此基础上,如果共有财产资源向每个使用者开放,没有计划的使用,就会导致早用、误用和过度利用资源,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对共有财产使用者课税[2]。所以,根据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我国的使用现状和特点,只有建立基于资源全部成本的完全价格体系才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使全社会建立起节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循环经济。

2.2 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是建设循环经济的手段建设循环经济是非常复杂的,单纯依靠政府干预显然效率是低下的,运用市场机制比使用强制手段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透明度和更少的管理成本[3]。但通过完全自由市场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假定条件是交易双方对直接影响和外部影响完全了解,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会发生“市场失灵”,适当的政府干预会消除或缓和“市场失灵”[4]。因此,建设循环经济必须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scyyy/3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