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乡村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危机初探

时间:2019-06-01 10:28:35 所属分类:社会科学 浏览量:

摘 要:中国正走向现代化,乡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乡村现代化除生产现代化和生活现代化以外,重要的是农民精神生活的现代化,也即实现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以满足农民成长和生活的需要。但在目前乡村精神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道德规范的弱化和农民

  摘 要:中国正走向现代化,乡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乡村现代化除生产现代化和生活现代化以外,重要的是农民精神生活的现代化,也即实现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以满足农民成长和生活的需要。但在目前乡村精神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道德规范的弱化和农民生活意义的丧失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实践方式,同时也制约着整个乡村社会的运行与发展,阻碍乡村现代化的整体进程。故对乡村精神文化现状的剖析,探讨乡村精神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危机,是推进乡村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乡村振兴

乡村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危机初探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乡村现代化进程,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乡村,乡村现代化的进程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党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指出要在2050年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现代化强国必然是全面的、综合的,是城市与乡村共同现代化的结果。而乡村现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乡村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满足农民成长、生活需要,解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精神文化总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其产生的意义最为深刻、影响最为深远。

  一、问题提出的意义

  农民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需要乡村精神文化为其提供精神引领与支撑。任何行为方式都是在一定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农民的日常实践活动依赖于乡村精神文化的指导、引领与规范。在过去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的日常实践活动主要是围绕农业活动展开,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影响下,社会就形成了费孝通所描述的“差序格局”结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2]27”。在这样的社会关系影响下,乡村社会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交往方式,农民之间所形成的熟人社会被道德观念所约束与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乡村社会的日常实践活动变得丰富、多样,并趋于复杂化,传统农业难以满足乡村社会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加之城市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倍增,农民纷纷走出乡村,奔向城市。如此一来,乡村传统社会的生活模式被打破,过去传统社会中的乡村精神文化无法满足乡村现代化的需求,农民的行为与乡村道德规范出现脱节,无法在农民日常生活实践中给予正确指引。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精神文化的指引与支撑,否则行动就是盲目的、无意识的。这便要求乡村精神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实现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只有在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的指引下,农民的生活实践活动才得以实现正确指引与规范,如此,乡村精神文化便可实现对农民的精神引领。这种精神引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农民的生活实践中,影响农民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在过去熟人社会中,农民之间交往凭借熟悉和信任,并不需要什么明确的契约关系,便可在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下生产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乡村社会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流动频繁,相关企业的引进等都在瓦解着乡村社会的传统结构,同时也在改变着农民的生活习惯和交往习惯。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的实现,能够结合新时代的背景,形成符合乡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道德观念和规范,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实践提供适合、准确的行为引领和指导,促进农民之间的和谐相处。第二,乡村文化现代化可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促使农民思维向现代化转变即促进农民理性思维的觉醒,以便农民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先进主体作用。农民受传统社会影响,在生活实践中较多的依赖经验常识而非理性思维,这一主体特征随着乡村现代化的发展显露出局限性。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精神文化在开放与交流中得到提升与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糟粕和反文化,侵蚀农民的精神世界,这需要农民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增强农民理性思维以提高自我辨别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理性思维的指导,农民逐步摆脱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过分依赖心理,学会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用正确价值观指导日常生活实践,成为乡村现代化的重要建设者。

  乡村社会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需要乡村精神文化为其提供助力以实现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3]”。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振兴。这其中,乡村精神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通过潜移默化的力量促进乡村各方面的发展与建设,为乡村社会运行提供符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能够促进乡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机理和图式。文化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及人类实践活动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文化,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但文化一经形成,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社会实践,对人类的行为方式和认知方式产生影响,为社会变迁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说过:“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4]”。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对乡村社会的影响表现在乡村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这种影响通过农民这一主体,渗透在农民活动的各个领域及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而在深层次上影响乡村社会的运行与发展。传统乡村社会中,乡村文化中的守旧、封建等思想以及落后价值观在影响农民活动方式的同时,也形成了乡村社会的保守主义文化,进而造成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缓慢,惧怕且不善于接纳外来事物。而随着乡村现代化的推进,乡村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方面得益于乡村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离不开乡村精神文化在乡村社会运行中为其提供社会运行机理和图式。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为乡村社会带来的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乡村经济、政治、社会等向前发展的推动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力。

  二、乡村精神文化所指乡村精神文化

  在乡村现代化中发挥着极其重要得作用,对农民而言,它决定着农民自身精神世界的建构,影响着农民的行为方式,使农民在一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指引下从事日常生活实践活动,并逐步摆脱对经验的依赖,走向理性。另一方面乡村精神文化影响着乡村社会的运行,通过对乡村社会各个领域、各种活动的参与,从深层制约着乡村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乡村精神文化在乡村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其探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在这之前,首先要明确乡村精神文化所指为何物。

  (一)文化

  乡村精神文化从概念外延来看是文化概念的一个方面,故在探讨乡村精神文化概念之前,先明确在本文中文化所指为何物。文化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和使用的词语为人们所熟悉,但想要对文化下一个精准的定义却很困难。这是因为文化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其内涵非常丰富。文化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但一经形成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实现前所未有的进步,这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转变,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5]”。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社会中一切事物、一切活动和一切领域都在人的参与下,深深打上文化的烙印,就连自然界也被人化了,在文化的参与和影响下,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如此,涵盖着社会各个领域及人化自然的文化概念便难以准确界定。

  此外,历来研究文化的学者都试图对文化作出精确的定义,但常常由于站在不同的学科范围内,对文化的理解视角也不尽相同,从而得出诸多不同的文化概念。如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卡西尔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认为文化是连接外界感应与对外界作出反映的符号;丹尼尔·贝尔认为文化是象征形式的领域。而我国学术界对文化概念认可度较高的是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将文化分为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费孝通同样认为文化包括器物层次、组织层次和精神层次。在这里,主要探讨精神文化这一层次,“因为它更好地揭示了人的本质特征,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换言之,精神文化最深刻地体现了人的文化超越自然和本能的创造性和自由的本性[6]51”。基于此,本文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更倾向于这样的观点:“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用来满足精神需要的产物,通过各种符号、物体、媒介、技能以及行为方式,再现或表达人类的理性或非理性精神活动的过程或结果,其目的是用来为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7]”。如此,文化便可称之为精神文化。

  (二)乡村精神文化

  乡村精神文化有精神文化普遍性的一面,也有乡村社会的特殊性,并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结构特征。精神文化即是梁漱溟所理解的:“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是。宗教、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偏于理智的[8]”。这是从情感方面和理智方面来划分精神文化结构。衣俊卿在分析精神文化时,认为精神文化应当包括社会文化心理、自发的精神文化和经验性精神文化以及自觉的精神文化等三个方面。而仰海峰则从思想意义上讨论文化,将文化分为沉淀在人心灵深处的文化模式、日常生活层面的文化观念、形而上层面上人类理想的文化模式等三个方面[9]。综观上述学者对精神文化的分类可以看出精神文化是多层面构成的统一体,这种多样性可以划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个层面。理性层面构成了精神文化的内在深度和稳定性,主要由哲学、科学、艺术等构成,而非理性层面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行为规范,是理性层面的外化,常见于人们日常行为交往中,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经验、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精神文化结构表现在乡村社会中,便具有乡村特色,非理性层面在乡村社会中主要表现为农民的日常经验世界,体现在农民的日常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中。农民在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指导下,实现农民之间的和睦相处、人情往来。这种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便是传统社会中的礼治秩序,维系着乡村社会的和谐与秩序的稳定。而理性层面的精神文化在乡村社会中主要表现为农民理性思维的觉醒与培育,以及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对生活意义的追寻等等,从而促使农民摆脱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过分依赖,让农民在市场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有独立的自我辨别意识和判断能力,从而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实现农民思维的现代化。理性和非理性构成了精神文化的内在结构,而表现在乡村社会中,便具有乡村社会的特点与特性,这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精神文化。

  三、乡村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危机

  乡村精神文化的发展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能够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正确价值观念指引,让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思维方式向现代化的转变,做符合新时代的新型农民。此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精神文化对乡村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现代化提供其发展图式,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乡村社会的发展来看,乡村精神文化在乡村现代化建设中并没有实现对农民的精神指导和价值引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精神文化并未能实现对乡村社会运行的指引。乡村精神文化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缺位与脱节造成乡村社会道德规范的弱化及农民生活意义的丧失,从而阻碍乡村振兴和乡村现代化。

  (一)农民道德规范的弱化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这一点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一书中曾明确指出,并加以论述。在社会方面,“于人生各种关系中,家乃其天然基本关系,故又为根本所重;谓人必亲其所亲也。”从经济方面来看,“夫妇、父子共财,乃至祖孙兄弟等也共财。”最后政治方面来看,“但有君臣间、官民间相互之伦理的义务,而不认识国家团体关系[10]27-28”。梁漱溟从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论述,强调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人的一切活动都将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展开。在这样伦理本位的社会中,人形成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活动范式,人们之间的往来亲疏主要取决于血缘关系。在人际关系出现危机或矛盾时,人们解决矛盾更多的是凭借情理二字,较少用到法律来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乡村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主体,这种道德规范在传统乡村社会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与突出。

  熟人社会是传统乡村社会的本质特征,费孝通将之结构定义为“差序格局”。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大多数农民世代生活在由相同姓或几个不同姓组成的村庄里,他们因为生活需要,邻里之间互相帮助,联系紧密。即使生活在不同的村子,也会因为亲戚关系的走动而成为熟人,但交往并不过密,各个乡村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乡村社会由世世代代的农民构成,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熟知以及存在一定的宗族关系,农民之间的交往便可看作是家庭成员关系的放大。在这样的乡村社会中,私人道德的约束力是强而有力的,法律则因为太 “见外”而被农民所轻视或不予重视。稳定的乡村社会秩序皆凭借乡村社会道德规范来维系,这种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构成了乡村社会礼治的基础。农民从出生开始就在这种伦理本位的乡村社会中生活,亦在礼治秩序的影响下将道德规范自觉内化为自身行为的一部分,并表现在农民的生产生活行为中。这种礼治秩序规范着农民的言行举止,从而影响着世世代代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维系农民之间的和谐交往,实现乡村社会的安稳与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农民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传统意义上的熟人社会在逐步瓦解,用来约束和规范农民行为的道德标准在弱化,乡村社会的礼治秩序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破坏,农民的生产生活皆受到严重影响。在现代乡村社会中,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农民不再世代依靠土地而生存,更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随着乡村社会与外界的往来频繁,乡村家族势力的消散,农民的血缘关系被冲淡,农民的传统观念被消解,进一步促进熟人社会的瓦解。这样维护乡村社会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便无法适应乡村社会和农民现代化的需要,礼治秩序在乡村社会中显示出它的软弱无力。维系着农民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和规范在弱化,对农民行为方式无法产生强有力的约束力,而新的适合于现代乡村社会发展的伦理规则尚未形成,造成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混乱,“为老不尊”“长幼无序”“妯娌不和”“打架、酗酒、赌博”等诸多现象损害着乡村社会和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乡村现代化的发展。

  (二)农民生活意义的丧失

  农民是乡村社会发展的主体,世世代代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受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土气”。这种“土气”成就了中国乡村社会特有的生活习惯、伦理规范、价值观念等,也是这种 “土气”构成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基础。正如梁漱溟所认为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 ——法治、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10]10”。可以说, “土气”在产生中国乡村文化的同时,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础。在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他把中国的农民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这并不是一种轻蔑或贬低的称呼,恰恰是准确描述了中国农民特有的本质,即农民世代与土地打交道,乡村社会的一切演变与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农民在土地中成长,死后又埋在土地里,土地成为农民深深的“根”,“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所培养出来的精神[2]401”。农民的生活意义就深深的埋在土地里,土地里寄托着农民对生活和未来的希望。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乡村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逐渐退出乡村社会,取而代之的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农民身上的“土气”因为无法被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所接纳,便成为一种蔑视和看不起,“‘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2]11”。农民的“土气”便多了落后、愚昧、老套等诸多含义,为了摆脱“土气”,为了成为“洋气”的现代人,农民纷纷趁着改革的春风,或招商引资、或外出务工,在获得丰厚经济利益的同时企图摆脱“土气”。但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土地逐渐被农民所抛弃,农民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依靠土地来生活,农民对土地由敬畏变成嫌弃,过去埋藏在土地里的信仰和生活意义随着对土地的抛弃而消失不见,农民生活的迷茫和空虚皆在宣告着农民生活意义的缺失。乡村社会在经济得到发展和提高之后,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改善,甚至可以说是升华。但精神生活的匮乏和贫瘠让农民在实际的乡村社会中出现信仰迷茫、生活意义缺失,这造成农民发展的片面性和畸形,因为正是精神世界的存在区别了人与动物。“人通过四个领域的实践活动来确证自己的存在方式:生命存在、物质存在、关系存在和精神存在。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为上述四种存在方式的发展与完善而不懈努力[7]”。没有精神存在的生活层次对人类来说是不完整的、残缺的,这种生活意义的丧失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本质的退化和消解,不仅影响着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阻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文明。“当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沉溺到这种半睡半醒、自在自发、浑浑噩噩、周而复始的日常生计中去,这个社会必然缺少足够的内在驱动力,因为在典型的日常生活主体中很难萌生超越自在的生存状态[6]246”。精神层次的丧失,让农民生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社会发展内在驱动力便不复存在。在乡村社会中,农民生活意义的缺失就是对精神存在的忽视,农民不再关注精神世界的发展与富足。生活中的空虚和迷失被大量金钱、利益等关系所掩盖,农民不知为何而生亦不知生存为何,寄托着农民生活希望和意义的土地早已在摆脱“土气”的同时一并消失,农民生活意义的那个“根”淹没在物欲横流的乡村社会中,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表现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不协调和冲突,农民的满足感仅停留在物质方面,而缺少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造成农民生活意义的丧失。在这种生活状态中,农民缺乏长远目标和理想信念,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无所适从和前所未有的孤独感,致使农民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产生身份认同危机,不利于乡村振兴和乡村现代化。

  四、结语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现代化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部分影响着整个现代化的进程。乡村现代化所要实现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其中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为其他方面提供指引,更好促进乡村各方面的发展。而在乡村社会的实际发展中,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适应,无法满足农民成长、生活的需要,成为乡村精神文化现代化的阻碍。一方面,乡村社会中用于维系私人关系的道德规范无法适应乡村现代化的发展而被农民抛弃,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影响乡村社会礼治秩序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维护乡村社会稳定的传统道德规范。另一方面,由于乡村社会精神文化的缺乏,造成农民精神世界的贫瘠与匮乏,致使农民在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时无法相应地作出自我调适,从而引发农民生活意义的迷茫与缺失。诸多问题的出现阻碍着乡村整体现代化的进程和乡村振兴,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是乡村振兴和乡村现代化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精神文化繁荣,促进乡村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的开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2]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 OL].[2018 - 09 - 24].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2018 - 02 - 04.

  乡村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危机初探相关论文期刊你还可以了解:《教育现代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shkx/4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