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非遗视域下地方戏曲的乡土性研究

时间:2022-03-04 09:47:13 所属分类:戏剧表演 浏览量:

河北保定具有丰富的乡土艺术资源,拥有极具鲜明地域特色的多种类的乡土艺术形式。目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保定地方戏曲有十几种,其中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有河北梆子、丝弦、哈哈腔、秧歌戏、老调(保定老调),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有横岐调、贤寓调高阳河西村昆曲、新

  河北保定具有丰富的乡土艺术资源,拥有极具鲜明地域特色的多种类的乡土艺术形式。目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保定地方戏曲有十几种,其中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有河北梆子、丝弦、哈哈腔、秧歌戏、老调(保定老调),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有横岐调、贤寓调高阳河西村昆曲、新颖调、十不闲。保定地方戏曲反映着保定人民的语言特点、生活习俗、文化爱好、社会心理和审美趣味等,表达了保定人民的生命情感和思想意识,构建起了最能集中体现保定本土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的独特文化形式,最终构成了保定地方戏曲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乡土性。

非遗视域下地方戏曲的乡土性研究

  一、地方戏曲的乡土性

  戏曲地方戏大多诞生于乡村,根也在农村。地方戏源自乡间民众生活劳作和人物情事,通过凝练升华为艺术语言而集中表现乡村闾里的民风人情、风物故事,最终以民间的立场和乡土的视野来观察、呈现出社会文化百态,强调本土的乡音、乡俗、乡情,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和味道。

  (一)乡音

  乡音之所以美,是因其能反映某一方言的音乐美和声韵感,而且地方戏使用方言唱白,又进一步加深了与方言关系密切的戏曲声腔的继承与发展。经过长期发展,保定地区人民的“乡音”乡土性逐渐确立起来,主要由其唱腔音调、地方土话和生活化语言等构成,并形成了成体系的乡音演唱系统。就其艺术语言来看,保定地方戏曲的腔调分板腔体和曲牌体,属于板腔体的有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定州秧歌、横岐调、上四调等,属于曲牌体的有保定丝弦、高阳昆曲、诗赋弦等。保定地方戏曲使用方言演唱,使其极为贴近普通人民的生活,生动形象,别具一格。如横岐调《小姑贤》中刘氏唱道:“与婆母做来了面汤一碗,婆母叫吓得我不知怎么着。”诗赋弦剧目《老少换》中马胡伦唱道:“老西(儿)我跪溜平,磕头我叫祖宗。打我也不动手,骂我还不应声。死活不对,不对行不行。”诗赋弦剧目《瞧亲家》中大郎唱道:“清晨(耶)早起(耶)到街西(呀哈嗨)。大家伙商量把球踢,(哎嗨)谁赢了谁是便宜。(哎嗨哎吆)谁赢了便是便宜。”另外,百姓生活中的俚语俗言也被运用到了作品中,如诗赋弦《秃子换》:旦:我家贫门贫户的,你家秀才啷当儿的,我看你是夜猫子进宅吧!生:此话怎讲?旦:无事不来呗!生:姨奶奶真是高才(“猜”的谐音)旦:高材连坑打深点!(“猜”转化为“材”棺材)

  (二)乡俗

  如果说乡音是地方戏曲的壳,乡俗则是地方戏曲的里,是经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发展后沉淀下来的具有一定教化功能的乡土民俗。保定地方戏曲的乡俗特征体现在通过讲述具有乡土情味的故事剧情,来传达民间乡俗礼法与文化。在保定地方戏曲的题材里,就有直接反映风俗习俗的剧目。如哈哈腔《接闺女》中腊花妈的唱段真实地反映了乡里村社庙会搭台唱戏、接亲请友的风俗:“年年有一个五月二十八,乐坏了老婆子李大妈。一年一度大庙会,过了门的小媳妇儿她住娘家。今年的庙会更热闹,接亲的请友的用车拉。村边搭台唱大戏,敲锣打鼓吹喇叭。大妈我不把别人想,单想我那宝贝疙瘩小蜡花。”此外,也有运用故事将传统乡俗、传统伦理传达给民众的。这类乡俗性倾向明显的作品具有很强的乡俗教化功能,集中体现在历史题材剧、社会题材剧、家庭伦理剧等保定地方戏曲剧目中。历史题材剧方面,大多取材于历史真实人物或传说人物,在整理历史资料后进行艺术创作,宣扬着浓郁的褒善贬恶的道德史观和鲜明的赏善罚恶的民俗意识,以弘扬忠孝节义为天职,以惩劝世道人心为本,表现出对明君圣主的挚爱和对贤侠忠良之士的褒扬。比如有讴歌圣主明君的帝王将相剧(河北梆子《乾隆下江南》、老调《忠烈千秋》),歌颂正义执政官员的廉吏清官剧(老调《调寇》《清风吏》、保定丝弦《海瑞搜官》),赞扬侠义襄助的壮士豪侠剧(哈哈腔《小幽州》、高阳昆曲《义侠记》),讲述征战讨伐的英雄战争剧(河北梆子《穆桂英颂》、定州秧歌《破雄州》)。社会题材剧方面,主要来源于传说故事、野史、笔记小说、社会真实事件以及说书、大鼓等其他门类艺术,剧目内容涉及社会万象的各个方面,既有忠孝仁慈、家长里短,也有人生处世、教化规劝,张扬着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爱善仁德、贤良之行。最后还有一类是通过叙述故事从社会角度发表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总的来说,乡俗性说到底是教人明理,借着戏曲的演绎去传播是非观念、民俗理想和人生追求。

  (三)乡情

  乡俗的理有时难免刻板,它是维系乡民的硬关系,这时,乡情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成为维系乡民的软关系。在地方戏曲的乡土性特征里,乡情并非是俗称的故乡之情,而是长在同一片乡土上的人民的各种情感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共鸣与共情。保定民间自古以来不乏充满各种人情味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成为了保定地方戏曲极好的创作素材,最终成就了一批直接表达民众情感、抒发男女情爱的爱情剧。其中最能引发乡情的应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类型,定州秧歌剧《双锁柜》《杨福录投亲》即是代表作。《双锁柜》讲余甫姐和王汉其自幼青梅竹马、订有婚约,而甫姐之父嫌贫爱富,逼其女另嫁蒋家,甫姐出嫁之夜约汉其相会商量对策,不料藏于柜中的汉其被当作嫁妆抬到蒋家,并被蒋妹临姐于洞房中找出,二人又订终身,后在丫鬟的帮助下,甫姐、汉其、临妹三人连夜逃回王家拜堂成亲。《杨福录投亲》讲王霞之女王月英自幼与河南书生杨福禄定亲,杨在投亲途中被黄桂骗走投亲凭据,致使王霞认下黄桂,把杨赶出府来。杨一气之下欲去王府花园悬梁自尽,被月英使女春花救下。杨为报救命之恩,与春花订下终身。春花询问得知杨是河南姑爷,将小姐引至花园,二人互赠情物后进京赶考。杨玉春与王美容、杨福禄与王月英虽经历波折,但有情人终成眷属。另一类颇受欢迎的是一见钟情的剧目,如哈哈腔《王小打鸟》中的王小和苗梅,二人有一段这样的对唱:苗梅:他墨黑的头发绾双髻,一张弯弓肩上搭。王小:他青丝髻儿头顶挽,海棠花儿鬓边插。苗梅:他五官长得没挑捡。王小:小脸蛋儿不方不圆像朵花。苗梅:他好比牡丹花儿刚开放。王小:她好比池中独放粉莲花。苗梅:大理花,王小:芙蓉花,苗梅:美人蕉,王小:芍药花,合:(嗯哎)都不如他(她)。

  二、从乡土性走向现代性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①乡土性是中国农村乃至由农村延伸出去的社区的文化所在。与乡土性相对应的现代性,则是以人为本,注重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协调和谐,是在典型意义上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和组织的模样。从乡土性到现代性的转变,是乡里民众的情感、理想、价值观念、社会态度、道德风尚等方面转变后,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现代意味的日常生活意识和精神。

  (一)从文化震惊到文化融合

  保定地方戏曲发展至今日,其乡土性形成了“传统—现代”的二元框架,乡土性代表传统性,城市性指向现代性。从区域空间来看,乡土性与城市性是对立的。从精神内核来看,二者却又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关系。保定地方戏曲乡土性和现代性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保定地方戏曲在从乡土性走向现代性的过程中,首先会迎来“文化震惊”的现象。社会学中将“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外一种文化模式的时候所表现出心理上的紧张和精神上的压抑称为文化震惊”。②这种“文化震惊”是几乎所有传统文化在遭遇现代文化文明时都会出现的,保定地方戏曲亦然。可追溯到金代院本的保定地方戏曲发展到今日,随着时代的更迭,城市文化和现代性的各种文化的冲击与融合,其间经历的“文化震惊”不枚胜举,“文化震惊”之后迎来的便是“文化变迁与融合”。比较典型的是有清一代,由于政治动荡,北京的戏曲艺人向北京四周流动,大批外来剧种流入保定地区,与保定地方戏曲文化、方言、艺术、民俗融合,保定地方戏曲由此变得活跃起来,兴建了一批戏楼、戏院,不同地域的戏曲艺人在保定同台演出。保定一带的戏曲发展形成了一种大包容、大融合的繁荣局面,从而带动了保定地域戏曲艺术的发展。

  (二)从传统性到现代性

  对很多地方戏曲来说,新编剧是创作者对时代产生新思考、发掘现代意识和时代感,继而创作出的具有现代意识命题和历史责任感的新型作品。保定地方戏曲乡土性与现代性融合的最好例证也是现代新编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定的各个地方剧团除了演出传统剧目外,还经常性地创编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剧。这些新剧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思想性,不仅包括表现新人、新事、新气象、时代新风貌的剧目,还包括借古说今、融现代精神于传统、言社会新精神的剧目。其中一类为古装新排现代剧,剧目中的人、事是古代的,但其承载的精神内核极具现代意味。比如有讲述涞源县令甘汝来爱民如子、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保定老调《拒马令》,讲述保定市容城县北河照村古代官员杨继盛刚正不阿、忠君爱民、冒死弹劾严嵩的河北梆子新编剧目《万古丹心》等。此类作品结合了当下反腐倡廉等时事政治和热门话题,旨在弘扬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人间正气,为反腐倡廉、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另一类为新型现代戏,如反映1934年为推翻反动政府统治的五里岗农民举行暴动的河北梆子《五里岗暴动》,叙述运河河工之女红杏不畏河霸、走上革命道路的哈哈腔《风雨红杏》,以及老调剧目《婚事》、秧歌剧《白洋淀的春天》、横岐调《夺印》、上四调《论烟草的功能》、哈哈腔《江山多娇》、碰板调《小女婿》等。现代新剧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直接性的特点,故事时代背景和欣赏者所处的时代相近,更能引起欣赏者的关注,召唤起欣赏者的共鸣。

  三、乡土性的非遗传承与发展

  (一)坚持乡土性本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给保定地方戏曲拓展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乡土性是保定地方戏曲走向现代性的重要起点,做好乡土性的非遗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坚持乡土性本位,主要是坚持乡土性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发展定位。乡土性是保定地方戏曲的源,人才培养是保定地方戏曲的流。在戏曲传承与发展上,必须坚持“源”与“流”的结合,坚持“源”才可能发展出“流”。人才培养作为地方戏曲振兴的关键所在,主要包括理论研究人才和创作实践人才培养、区域人才及高校人才培养。理论人才的培养可立足高校高起点,通过高校与各类戏曲研究机构的学术互动来推进保定地方戏曲的乡土性研究。培养创作实践人才要立足民间立场,通过师徒传授或非遗传承来培养新时代戏曲人才。

  (二)坚持融合与创新

  近代以来,保定地方戏曲在戏剧变革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潮流中起起伏伏,不断变化与发展。进入20世纪,保定地方戏曲成为国家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如何融合与创新,成为其当代发展的主旋律。新媒体和跨文化是当今社会文化与艺术变革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词,保定地方戏曲可着眼这两个方面进行开拓创新。新媒体具有传播交互性强、年轻人参与度高的特点,融入新媒体,可加强网络互动、全面优化体验,可视可感地呈现保定地方戏曲的艺术形态,让更多年轻观众去感知和体验其艺术魅力。开展跨文化、跨区域融合则是一条民族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创新之路,在此方面,可通过国际交流、“一带一路”交流等开展跨国界、跨族群的创作融合与创新。保定地方戏曲跨文化融合主要体现在跨文化创作上,包括剧目的新创、表演人才的互访交流、表导演方面的跨界合作等。综上所述,在非遗保护视域下,乡土性是保定地方戏曲宝贵的根,亦是其对中国戏曲的独特贡献,乡音、乡俗、乡情是保定地方戏曲乡土性的根本特征,也是保定地方戏曲从乡土性和现代性的对立走向统一的重要支撑,是其艺术与城市文化及跨文化融合的魅力之源。保定地方戏曲应在当代语境下将乡土性与现代性充分结合起来,融入现代性元素,在非遗保护的背景下,激发新一轮地方戏曲的复兴之旅。

  《非遗视域下地方戏曲的乡土性研究》来源:《四川戏剧》,作者:畅志华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jby/50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