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解析

时间:2022-03-09 09:58:06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浏览量:

全媒体的发展趋势下,在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规划中,大部分高校着重培养播音职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教育,并未结合现阶段传媒领域的人才市场需求,致使在专业课程规划中具有局限性与滞后性,无法有效保障人才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升,技能展现过于单一刻板,在全媒体发展的驱

  全媒体的发展趋势下,在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规划中,大部分高校着重培养播音职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教育,并未结合现阶段传媒领域的人才市场需求,致使在专业课程规划中具有局限性与滞后性,无法有效保障人才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升,技能展现过于单一刻板,在全媒体发展的驱动下,教学形式不断革新,导致该领域竞争力下降,[1]为此,应积极承担对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的解析,深化改革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模式。

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解析

  一、播音主持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正大综艺》与《欢乐总动员》等综艺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培养了一批优秀主持人。在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传统型主持人队伍发展壮大的阶段,上到中央,下到县区电视台,都有各自的主持人节目,也有了播音主持的传播格局。到了90年代,观众对播音主持有了更高的要求,传播方式也更加先进,对主持人的观察与评论出现了新的需求,许多现场报道成为播音主持发展的又一浪潮,比方说“汶川大地震”等,广播媒体的种类又划分更多,比方说综艺、时政,《今夜星辰》《综艺大观》等节目相继出现。在如此浪潮下又催生了许多拥有新技能的主持人,到了现如今,随着《奇葩说》《欢乐喜剧人》等节目的出现,播音主持又迎来了新的变局,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信息显示,2018年网络综艺播放量为187.39亿次,高于传统综艺大约10亿次。2018年,影视产业观察对中国综艺节目进行市场分析,基于CSM52城的收视数据,2017年中国电视人均每天收视时长下滑至144分钟,平均到达率降低至五年来的最低值57.1%,视频网站和新媒体等新型娱乐消费更受年轻人的欢迎,年轻人远离电视的趋势日益明显。虽然远离了电视,但是并不代表远离了节目,网络点击率依旧在飙升,像是《极限挑战》等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一线卫视依旧备受年轻人喜爱。对近十年来浙江卫视各种节目的分析,不难发现,其顺应全媒体趋势,打造多档新潮节目,培养专业性、娱乐化的节目主持人,比方说《中国新歌声》《王牌对王牌》,开拓不同新领域新题材,因此才能保持领先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播音主持的发展趋势引人深思。高校在播音主持转型的关键位置,起到重要的培养作用。为了顺应时代潮流,高校必须深度挖掘培养机制,在新时期培养出新型主持人。

  二、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的特点

  全媒体是结合多媒体形式对新闻事件传播的一种方式,有效应用全媒体趋势下的发展特点使多样化的媒体进行资源整合,特别是以数字化技术作为传播核心的媒体运用,意在实现一种全球化、一体化的跨媒介传播目标。基于此,播音主持专业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展现出新的特点,信息传播打破行业壁垒,突破传统模式下的单一局面,多元化展现新特性,具体表现如下。

  (一)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

  信息传播的途径、方式日渐增加,呈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不拘泥于传统的传播方式,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形式发展。原有的时间限制和地区限制被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近几年手机、电脑、车载广播等渠道普及,人们可以从原本的被动接受信息,变为如今的主动点播节目。由于渠道的增多,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全媒体时代下对素材的需求量、质量也有所提高,如果一家媒体播报内容与多家重复,毫无新意还有涉嫌抄袭的可能,因此在传播的取材上还呈现出多样化,靠群众自身的力量挖掘信息素材,让受众也参与到媒体信息的传播中的趋势,比方说近年来的网络电台“喜马拉雅”。因此,对播音主持的要求日渐提高,要求主持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底,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在竞争多元化的市场脱颖而出。

  (二)信息传播的公众性

  传播媒介顺应社会高质量发展逐渐增多,使民众获得信息资源的渠道增多,并且信息资源有共享的特征,在传播过程中充分展现出公众性。多个频道和栏目的出现让播音主持逐渐走向专业化道路,也催生了许多专业型主持人,像是女性时尚、军事、电影等。观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在接触外界,主持人如果仅仅是进行事件的报道,简单的概述,很难抓住受众群体的需求,因此在全媒体时代,公众性就要求了播音主持有深度也有个人的见解。比方说《今日说法》的撒贝宁,其深入浅出的风格很受当今观众的喜爱,在足球赛事上,撒贝宁更是游刃有余地为观众解释深奥的足球理论问题,产生极大影响力。在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人要不断历练自身职业技能,增强专业能力,多方把控新型技术知识,顺应媒体传播需要,使其应用效益最大化。

  (三)信息表达方式个性化

  新媒体应用被广泛普及后,传统模式的刻板单一的传播形式得到改善,传播形式多样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主持人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处理信息资源的舞台,表达方式更能彰显个性化、兼容化的特点。如果单纯的模仿他人,走前人走过的路,用过往环境下使用的技能,平淡无奇,则会在全媒体时代中黯然失色,只会走向消亡。传统播音主持往往通过服装、气质做节目的外化延伸,但是在全媒体时代,同质化问题影响着媒介产品,播音主持不再仅仅依靠简单的要素博得观众好感,因此需要从内容上创新,不仅仅针对节目主持人,也针对受众需求。比方说近年来推出的脱口秀栏目《奇葩说》,其中主持人马东就是从传统媒体走出来的典范,在节目中,主持人拥有独到的控场能力,又有更具现代化特点的“抖包袱”能力,让节目焕然一新。可见,在此环境的熏陶下,未来主持人的发展方向将是多元化的,这对主持人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具备高素质即兴评述与适应能力,熟练掌握多项职业技能,紧跟新媒体发展的脚步,以此有效促进自身综合水平的提升。

  (四)信息传播的互动化

  单面导向的信息传播反响较差,降低民众感官体验,因此要逐步加强传播之间的互动交流。随着信息资源共享社会的持续发展,使得观众与播报节目的日常化交流更加便利,提高节目质量。全媒体趋势下,传播形式的多样化让民众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受众群体选择栏目、喜爱栏目的原因也多是出于互动、亲民。可以说有没有民众参与,能不能和民众交流,就是全媒体视域下主持人的核心能力。在节目中设计互动环节和互动话题,已经是当今播音主持的一大特点。比方说南京电视台创办的大型全媒体互动新闻栏目《民声》,就是以互动为主,在栏目播出之后赢得一致好评。主持人周学在栏目中和善、专业,不失时机地探讨引入,在节目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公共活动中,主持人还要做好民众、当事人的连接者,问民众关注的问题,评论和解释让民众充分理解,由表及里以及举一反三,这些都是互动化的表现和当前全媒体趋势的优势。

  三、全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播音主持专业认识有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诸多媒介与媒体应运而起,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需求剧增,基于此,不仅要求主持人具有非常扎实的基底外,还要求具备极高的综合职能素养,给予各大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莫大的压力。播音主持的学历意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诸多高校并未深刻认知这一点的重要性,轻视了相关的教育培养,致使在教学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虽然近年来高校开设了诸多相关的语言表达课程,但部分教授教学经验尚浅,实现不了预期教学目标,无法确保教学质量,部分学生会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影响后续课程的开展,致使学生的表现力得不到充分彰显。[2]

  (二)传统教学模式不满足社会需求

  播音主持专业顺应社会高质量的发展趋势不断革新,市场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滞后性,满足不了现阶段的播音主持教学需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相关任课教师更专注于文字发音以及形象气质的培训,结合可视化方式举例演示,纵观教学过程,学生的主导性学习的地位并不能得到凸显,反而是被动接受教学资源,无法充分实现教学目标,致使学习效率低下。新媒体出现后,播音主持人的言语表达形式以及形象均进行革新,在舞台上的表演张弛有度、收放自如。[3]现阶段,高校对播音主持专业认知有限,没有客观分析当前形势的需求,深化改革教学模式,仍然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指导,此情况下,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势必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偏差,阻碍了传媒行业专业性应用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方式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教学方式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教育界最主流的声音就是让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吸收新时代多元优势,打造现代化高效课堂。但是除此之外,教学方式还要符合学情,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如今高校多采用大小课兼并的教学模式,由不同的任课教师负责理论课程、专业技巧的授课。而专业课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与社会人才需求发展实情不符。很多教师让学生用模仿的方式达标,这种方法虽然在入学初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走向,树立目标,但是长此以往无法形成自身的技能,只是按部就班,创新能力也欠佳,虽然在短时间内学会了播音主持的基本功,却在中高阶段止步,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无法满足全媒体时代的需求。因此,在后续教学工作开展时,需要强化实践部分的运用,传授理论的同时结合实践展示,深化理论知识认知。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小组划分,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有利用教学中共性问题的处理。当前,各高校对播音主持专业的认识尚浅,职业技能相关课程在开设中存在诸多不足,并不利于后续学习以及就业。

  四、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的解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转变需要任课教师结合传媒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进行实时信息资源整合,多元化深化改革创新。首先,顺应当前传媒市场的发展情况,摒弃不适合当前形势发展需求的老旧知识,打破行业壁垒,转型增加对新媒体所需的播音主持的理论知识讲解,增强学生人才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其次,高校多为老中青三种年龄层次的任课教师组成,并且大部分高效的专业课教授多为行内经验丰富、阅历资深的老龄任课教师,致使专业整体的学习思想得不到革新,传统教学模式滞后、单一,与多元化应用型人才指标不匹配。对此,高校的领导因积极探讨现阶段市场需求,改革内部教学机制,将传统的书面传授理念转变为顺应全媒体趋势发展的理念,紧跟社会发展需求的转变,合理客观转型。[4]

  (二)改变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改变并不是学习本质的变化,需任课教师结合现阶段播音主持的特点,参考各大媒体平台多样化的传播形式,与传媒人才市场的发展形势进行相互融合与更新迭代,制定高适配度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具有与就业岗位适配度高的专业经验。设计相关课程时,任课教师适当酌情减少概念知识的讲授,以课外播音主持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目标的总方向。基于此,任课教师要充分做好改变教学的准备工作,例如实时观察全媒体趋势的最新咨询动态、及时了解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全面考察具备新媒体特质的就业岗位等。这些准备工作有助于任教教师合理科学的调整教学目标,严格把控好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占比份数,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性建议。

  (三)调整教学方式

  专业任课老师应以情境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传媒市场最新的发展情境融入在课堂教学中,以此作为调整教学方式的有效措施,摒弃单一媒体时代遗留的“大一统”型教学模式。全媒体下播音形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既是播音基本功、应急能力与流程把控的体现,又是其他技能的展现舞台。[5]比如在现阶段热门的网红购物直播中,网红要了解商品信息外,还要充分把握相对应的物品销售技巧,结合有目的性的销售手法,将潜在客户转变为真正的消费客户。因此,专业任课教师结合当前新媒体的发展局势,在课堂中增加相关的说服联系,引入网红购物直播的情境进行实操演练,使学生以主导身份的参与者进行直播演练。此外,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布置自由题材与不限形式的教学任务,增加学生的实操经验,锻炼学生在工作中的自信,直面接触到播音主持相关工作的步骤,使学生对实际现场的流程把控有深层次的认识,认识到自身职业技能的不足。

  (四)规划课程设计

  首先,针对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稍有雏形的低年级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体系,增设实操应用技巧演练,此外,其他学生强化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针对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合格的高年级学生,任课教师可在日常实践课程中穿插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查缺补漏,弥补自身的不足。其次,针对不同媒体形式的播音主持方式,任课教师可采取分层式的专项小组教学。在进行专项小组教学前,任课老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与对特定媒体的喜欢程度,划分专项小组。例如,针对喜欢电视传播形式的小组,任课教师可着重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与流程把控能力;针对喜欢网络直播传播形式的小组,着重训练学生的语言沟通与互动能力。总而言之,此类的分层专项小组学生是结合学生知识基础与市场发展需求应变而生,具体的课程设计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转变的。

  (五)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环境

  专业任课老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引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多样化的需求打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由于现阶段播音主持专业存在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在多元教学环境的持续渲染下,学生也具备市场发展的多元化创造的特性,对此,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分段式构建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环境。例如,临近“618年中大促”或者是各个节点进行专业课的实操演练,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开设与网红购物直播性质相同的课堂模拟直播,满足全媒体趋势下学生对各种新鲜热点的实时追求。其次,多元化的播音主持教学环境意味着全媒体趋势下市场对传媒人才能力要求的多样化,诸多高校目前都存在着教学细化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教学环境多元化的构建,在一定层面上阻碍了高校对培养传媒市场需求的综合性、复合型和全面型人才的进程。因此,高校领导高度重视构建多元化教学环境的必要性,即时跟进传媒行业高质量发展形势。

  (六)教学注重个性化发展

  在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的形式更为宽广多样,包容性与兼并性也逐渐增强,主持的形式更加多样灵活,因此更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人从中脱颖而出,他们的主持形式独具个人魅力,个性鲜明,独树一帜,获得了诸多观众的青睐。因此,在教学课堂中,任课老师应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充足的施展空间,尊重并鼓励个性化差异的存在。任课教师要因材施教,不能对所有同学以偏概全,忽略个性化个体的存在,对所有的同学提出同样的教学要求,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发掘学生差异化的优点,引导学生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让适配性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积极影响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例如:有一些同学的声音独具个人魅力,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应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注意阐述的语气,增强语言带给人的感受。

  (七)强化学生的基础性能力

  学生基础性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普通话的水平、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标准的普通话是每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必备的基础能力,也是必须专业素养的基本体现。因此,在规划专业课程设计时,多开设播音发声训练的相关课程,有引导性、针对性的进行专项指导。此外,职业播音主持人还应具备高素质团队协作意识,有助于促进同事之间的互助交流,也是每一位优秀播音主持人背后所具备的基础性能力,是成功道路的奠基,所以高校应将此作为重要的学习考核指标,强化学生的基础性能力。

  五、结语

  传媒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对播音主持专业相关的从事人员的要求日益上升。全面分析我国高校现阶段的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的特点与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问题,不难发现,当前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状况、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学成果,都还达不到新媒体时代下传媒行业的发展要求。因此,任课老师要在教学模式中不断革新,有条不紊的开展教学工作,使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得以彰显,对专业教学工作持续化完善,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望在该专业的适配性教学能称为媒体发展过程中的驱动力,有效确保在传媒行业的人才输出量,进而促进传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宁.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0(08):39-40.

  [2]李冰.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播音主持人的应备能力探析[J].中国电视,2016(11):3.

  [3]任云芳.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解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8(12):23+25.

  [4]娄聪.探讨情境教学法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运用[J].东京文学,2015,000(005):131.

  [5]邓咏涛.现代教育理念对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启示——评《播音主持实用训练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18(07):135.

  《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解析》来源:《才智》,作者:周兆铭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sll/5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