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拼贴艺术观念对数字媒体设计的价值探究

时间:2022-07-07 09:03:53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浏览量:

拼贴(Collage)来源于古法语Coller,意为ToGlue进行粘合或粘贴[1],它的表现形式可以追溯至人类的起源,原始人类通过拼贴或粘合树叶来遮盖以及装饰自己的身体。早期的作家和艺术家们也曾运用过拼贴的表现手法,比如,雨果和安徒生曾将图书或杂志上的图画剪下来粘贴于背

  “拼贴”(Collage)来源于古法语“Coller”,意为“ToGlue”———“进行粘合”或“粘贴”[1],它的表现形式可以追溯至人类的起源,原始人类通过拼贴或粘合树叶来遮盖以及装饰自己的身体。早期的作家和艺术家们也曾运用过拼贴的表现手法,比如,雨果和安徒生曾将图书或杂志上的图画剪下来粘贴于背景纸上,再附上图案或文字;1912-1913年,毕加索将拼贴的表现手法应用到其绘画作品中,拼贴艺术由此诞生,并随着立体主义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影响力扩大至整个现代艺术领域,其流变而产生的观念极大地丰富了今天的物质世界。

拼贴艺术观念对数字媒体设计的价值探究

  一、拼贴艺术在现代主义中的表现

  (一)未来主义

  20世纪,摄影、电影、海报广告、出版、印刷等艺术形式推动了传统媒体的艺术发展,受机械美学的影响,艺术家们开始以混合媒介、拼贴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例如,未来派艺术家翁贝托·薄邱尼(UmbertoBoccioni)在艺术创作中借用玻璃、皮革、布料以及毛发等不同种类的材料,将一些机械装置拼贴于作品之中,来表现艺术作品的动态感和速度感。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常会结合工业新材料,以拼贴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工业时代的精神,彰显出未来主义对速度和力量的追求。

  (二)达达主义

  建筑界的照片拼贴于19世纪末开始流行,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运用照片拼贴来增强甚至取代他的大画幅彩色表现图,提升构筑与场所的合成效果,利用摄影的真实性创造一种整体印象[2]。他通过拼贴的表现手法打破了传统,与达达主义的新精神理念不谋而合,实现了图像向空间的跨越。虽然,达达主义的存在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将“拼贴”与政治宣传相结合,创作了许多反映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绘画,也将拼贴创作手法传播到全世界,对各个领域都产生了较大的启发。

  (三)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者认为人的潜意识、梦境以及幻觉等都可以作为创作素材,他们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作为理论依据,并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艺术。艺术家们利用拼贴的表现手法,把现实中毫不相关的事物拼贴在一起,将现实与虚拟、梦与生活融入到艺术作品中,从而产生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此时的“拼贴”更注重反映艺术家的心灵感悟,认为“无意识”的艺术创作才能摆脱现实的枷锁,反映出真实的社会。超现实主义者跳脱出现实逻辑,摆脱掉传统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拼贴的表现手法将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粘贴融合,实现了梦与现实的统一,营造出超脱理性的、梦幻般的氛围。从未来主义者用拼贴的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创作,到达达主义时期拼贴的创作手法被应用到各个艺术领域,再到超现实主义者以拼贴的方式将虚拟与现实融合,可见艺术创作者们对拼贴表现手法的喜爱。从拼贴大师们留下的众多艺术作品中能够看出,他们从不同时期的文化和生活中提取丰富的视觉元素,在作品中注入时代的特征并予以诠释,给予人们深刻的启示和无限的遐想。拼贴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新方式或某种观念的新技法,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已然成为了艺术家们阐述思想的一种语言。

  二、拼贴在后现代主义中的发展

  随着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对拼贴表现手法的大胆尝试,拼贴的思维观念在诸多时代语境下不断发展,成为了跨越文学、绘画、招贴、建筑、摄影、电影和艺术装置领域的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视觉隐喻[3]。拼贴艺术诞生于现代主义时期,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又再度被延续和完善,并将后现代主义的思维观念以拼贴的方式逐渐融入到艺术作品中。20世纪中期,波普艺术开始在欧美国家流行,大众文化也逐渐渗入到艺术中,艺术家们认为新的艺术应该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并以美的形式传达出来,创作形式也不应局限于传统方式,因此,拼贴成为波普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一时期,创作者往往会选用商业文化形象和日常生活之物作为创作元素,用拼贴的表现手法反映当时商业化的时代特征。1963年,美国波普艺术家汤姆·维塞尔曼(TomWessel-mann)的作品《静物》借用了商业广告的构图方式[4],呈现出这一时代的流行特色:可口可乐、面包、波音飞机等,这幅艺术作品缩短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是艺术与设计的完美融合。波普艺术的领袖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最擅长“跨媒介绘画”,他认为传媒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也曾尝试过照片投影等一系列复制技法,这种拼贴复制的表现形式传递出西方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和大众传媒。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新媒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麦克卢汉指出:“两种媒介杂交或交汇的时刻,是发现真理和给人启示的时刻,由此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5]拼贴的表现形式促进了新媒介的诞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数字传媒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1968年,加拿大导演乔治·杜宁执导的波普动画片《黄色潜水艇》(YellowSubmarine)上映,该片通过拼贴的表现手法在影片中融入当时的大众文化元素,诠释了20世纪60年代社会中的流行元素:摇滚、波普、海报、拼贴等,影片大量的高饱和度画面以及爱与和平的时代主题,使当年披头士乐队的粉丝为之狂热与着迷。波普艺术使拼贴创作达到巅峰,艺术家们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大众化素材登上艺术舞台,再以拼贴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现实生活,通过媒介材料和时间的重构,赋予其当下的时代精神,最终为人们呈现出焕然一新的艺术作品。

  三、数字媒体时代的拼贴艺术探析

  拼贴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更是一种观念、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态度[6]。如今,艺术家们不仅进一步探索了拼贴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深化了科技、艺术与设计的融合。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传统图像、影音为特征的“影像时代”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艺术作品的创作模式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下,无论是设计师专用的图像设计软件Photoshop、后期合成软件AfterEffects等,还是手机中的相机贴纸APP、短视频类APP等,拼贴的创作手法都随处可见。

  (一)拼贴产生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数字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电力时代的到来为艺术作品的“交互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交互是指受众与作品之间产生的情感联系,也可以看作是将受众“拼贴”于作品上,或者说使受众沉浸于作品之中。随着非物质社会的来临,信息的普及促使社会的需求方式发生转变,人们对艺术作品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需要上升到了精神情感上的寄托。因此,从“交互性”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要探索人与艺术作品情感交流的互动方式,不仅要注重艺术作品本身,还要逐步从视觉图像设计转变为影响受众情感和行为的设计,在赋予作品文化理念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用“拼贴”的创作方式使人们更好地产生沉浸感,从而达到受众共鸣与作品情感的高度统一。

  (二)多样化和大众化的表现风格

  数字化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类素材转化为文字、图像、符号以及影像等,摆脱了传统媒体素材的束缚,为拼贴艺术作品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创作主体也由专业的设计师逐步向大众化转变。数字媒体时代,互联网为大众提供了丰富的媒体素材数据库,用拼贴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成为了时下最流行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吸引着各行各业的人“跨界”到艺术创作中来,从而促进了自媒体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新媒体艺术研究学者邱志杰曾指出:“拼贴是本世纪艺术找到的得意手段,从达达主义开始的偶然性拼贴到超现实主义的下意识拼贴,从波普的图像挪用、重组到后现代主义的大杂烩,拼贴是一个百试不爽的套路。”[7]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批判与解构,离不开拼贴艺术的使用,如今,“拼贴”早已跳脱出传统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更迭,拼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在思维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演变,从平面到空间再到互动,拼贴艺术的观念与表现形式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并呈现出大众化与多元化的趋势。拼贴艺术的观念不仅与创作者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地域文化、民族风俗和时代精神息息相关。拼贴艺术作品在特定的时代里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理念,而各个阶层的艺术家也有着不同的想法,因此,“在解读拼贴艺术时不能忽略其作品的观念性,否则等于失去解读作品的全部象征意义”[1]。在数据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拼贴的表现形式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而一些无意义的拼贴也不可避免地会充斥其中,因此,创作者们需要对拼贴艺术有正确且深入的认知,并赋予其时代精神和文化理念,正向推动数字媒体的发展。

  《拼贴艺术观念对数字媒体设计的价值探究》来源:《今传媒. 2022,30(06)》,作者:陶哲 刘桂华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sll/51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