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海南黎族竹竿舞的美学价值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时间:2015-12-20 22:22:40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竹竿舞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舞蹈表演项目,2006年作为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保护名录被收录其中。竹竿舞又叫跳竹竿、打竹舞、打柴舞或跳柴.黎语称转涉、卡咯.节奏铿锵有力、欢乐奔放、动作明快、古朴粗犷、艺术感染力强。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

  “竹竿舞”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舞蹈表演项目,2006年作为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保护名录被收录其中。竹竿舞又叫“跳竹竿”、“打竹舞”、“打柴舞”或“跳柴”.黎语称“转涉”、“卡咯”.节奏铿锵有力、欢乐奔放、动作明快、古朴粗犷、艺术感染力强。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小伙子和姑娘们用轻盈的步伐在竹竿上跳来跳去,表演各种各样的舞蹈。有的穿着木鞋,手持红绸,头戴彩带翻着跟斗,充分展现了黎族竹竿舞的美学特征。

  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作用。黎族竹竿舞是体育、艺术、舞蹈、音乐的完美融合,是身体锻炼、塑造形体、力与美的一项运动项目。在校园开展黎族竹竿舞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黎族竹竿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校园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形成自身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将逐步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1 黎族竹竿舞的美学特征

  海南黎族竹竿舞的美学特征主要包括姿势美、音乐美、身体美、动作美、节奏美、服饰美,它是人与自然美、社会美的完美结合。

  黎族人民跳竹竿舞时身着民族特色的服饰,融合了民族特色的音乐,充分展现了他们完美的舞技,给人以美的享受。

  1 . 1 姿势美

  海南黎族竹竿舞被赞誉为“流动着的雕塑”.其姿势美寄生于竹竿舞的整体之中,也就是寄生于运动过程之中,赋予它们以生命。黎族竹竿舞的姿势美,在整个竹竿舞中表现性却是具体的、清晰的,它的意义在“变化”,它的内涵在“生成”,就像被一道强光照亮一样。舞者在音乐与竹竿的敲击声中,可以完成点地、跳跃、侧身、转体、腾越等技术动作,表现出力与美的姿势,构成一幅秀美的民族风情画,充分展现黎族竹竿舞的姿态美特征。

  1 . 2 音乐美

  黎族的民族音乐是民族音乐宝库里璀璨的明珠,民族音乐在海南黎族竹竿舞的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民族音乐的表现性包含在音乐旋律本身之中,在《跳柴歌》中歌曲曲调活泼、欢快、极富舞蹈性的韵律,旋律规整、清晰。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歌词比较简单,所有聆听黎族音乐的人都会被它的淳朴、亲切、优雅、委婉所感染和震撼。在重大节日或新谷归仓,黎族竹竿舞表演者根据民族音乐跳着竹竿舞,其节奏欢快,热情奔放,富有艺术感染力,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音乐是一种无形的舞蹈,竹竿舞的各种动作便会从音乐中流淌出来,黎族竹竿舞与音乐的发展具有同步性或对应性。

  1 . 3 身体美

  身体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统一。身体美包括人的形体、体态、容貌等。海南黎族竹竿舞能够塑造参与者健与美的身体特征,对大众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黎族竹竿舞以促进人体发展和增强体质。它的动作频率可快可慢,所有的动作都是在跑跳中完成,运动负荷较大,可使血液循环加快。它可以提高参与者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性及协调性,充分锻炼肌肉、关节、韧带,有利于减肥和降三高,提高心肺功能。竹竿舞的身体美本质而言,它是健、力、美的统一,充分展现出人的活泼、勇敢、热情、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

  1 . 4 动作美

  海南黎族竹竿舞是从生产劳动和动物造型得到启发,黎族人民设计出了风格独特、造型古朴、气息原始的黎族竹竿舞动作。体现了黎族人民对美的认识和对美的无限追求。竹竿舞动作明快、古朴粗犷、艺术感染力强。黎族竹竿舞一共有9种步法,跳法如下:第一式,磨刀步;第二式,参差步;第三式,小青蛙步;第四式,搓步;第五式,大青蛙步;第六式,鹿步;第七步,筛米步;第八式,猴子步;第九式,乌鸦步。

  1 . 5 节奏美

  海南黎族竹竿舞的节奏美主要通过扶杆者按节奏撞击竹竿表现出来。在竹竿分合碰击声中和音乐、锣鼓的伴奏下,发出“咣哒、咣哒”的声响,节奏铿锵有力、欢乐奔放。舞者在有规律的节奏“咣哒、咣哒”、“咣哒哒、咣哒哒”的伴随下,同时伴随场下人们的“桶考、桶考”(黎语为“加油”)之声,舞者有节奏地完成点地、跳跃、侧身、转体、腾越等技术动作。

  1 . 6 服饰美

  黎族服饰美充分体现了海南黎族人民个性美与外在美。服装的设计,是色彩与文化内涵的和谐统一。关于黎族服饰,古代典籍有不少记载,如《汉书·地理志》、苏轼的《峻灵王庙记》、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也多有记载。黎族服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黎族服饰不论在审美和实用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它丰富了中华民族服饰的种类。舞者在跳竹竿舞时身着艳丽的黎族服饰,给人以五彩缤纷的视觉盛宴。

  黎族服饰美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2 校园文化的美学分析

  校园文化的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美、人文美、心灵美、和谐美。

  2 . 1 环境美

  环境美通过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所表现出来,要遵循环境美与绿化、净化校园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整洁的卫生、优美的绿化、别具一格的建筑体现出校园物境之美,文化内涵上具有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形韵兼备、以美启真、以情动人的独特之美,充分体现一个学校整体的办学思路与理念。校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师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而无时不在的美育场。

  2 . 2 人文美

  “真、善、美”是校园文化的人文美的重要特征。校园文化建设以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提倡道德规范、传统风尚、精神面貌和物态表征,以培育“四有”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设人文美的校园文化,要实施和深化审美教育,优化育人。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多元化人才教育理念,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树立一种审美追求,是获得完整人性的途径。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促进他们与社会和谐发展,审美境界得到升华。

  2 . 3 精神美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它丰富了校园文化,凝聚和提炼校园精神,培养学生健康快乐、挑战征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意识。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有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服务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校园文化的精神美是通过美学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摆脱各种偏见,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精神美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美的文化形式,也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它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向上的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形成。

  2 . 4 和谐美

  校园文化的和谐之美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一是会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生命的意义。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面对各种压力、困惑,很难摆脱其心理困境,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摆脱局限,超越自我,形成广泛的认识,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去全面思考应付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校园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为师生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彼此情感交流的平台,促进师生的交流与理解。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宁静优美的校园环境,使人身心愉悦,心旷神怡,有利于培养师生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3 海南黎族竹竿舞的美学价值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海南黎族竹竿舞是集舞蹈、音乐、体育、艺术于一体,模仿人和动物特点,在音乐伴奏、锣鼓、竹竿敲击下,通过各种不同难度的动作与造型,表现高超的技艺和情感,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一项体育运动。黎族竹竿舞是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带给人视觉、听觉上美的享受,人们在享受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和审美情趣。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之中,海南黎族人民依靠智慧和心灵与民族特点结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黎族竹竿舞,黎族竹竿舞的创造是以“美”为主体,是竹竿舞的灵魂之所在。

  海南黎族竹竿舞的美学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影响深远。(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竹竿舞跳法多样,且灵活多变,有利于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素质。身心得到锻炼,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2)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竹竿舞在校园中开展可以丰富学生体育教学内容,接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促进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3)促进交流与合作。能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协作,黎族竹竿舞在校园开展能促使学生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促进了情感、文化交流,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美化校园环境。校园中开展黎族竹竿舞可以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和谐的精神文化氛围协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开展全民健身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黎族竹竿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交集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黎族竹竿舞,两者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 . 1 结论

  黎族竹竿舞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美,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渗透着审美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校园文化中开展黎族竹竿舞,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海南黎族竹竿舞的传承、发展和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研究黎族竹竿舞和校园文化的美学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审美关系,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与内容,都是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全民健身贡献力量。

  4 . 2 建议

  4.2.1 学校领导要重视,改变观念,革新体育教学模式

  要认识学校体育与民族体育融合的必然性,要高度重视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关心和支持黎族竹竿舞,可以举办一些如讲座、报告、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竹竿舞比赛等。

  4.2.2 加强海南黎族竹竿舞的理论研究,编写竹竿舞教材

  理论研究要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竹竿舞的热爱,提高竹竿舞在学生中的地位。

  4.2.3 开展师资培训

  黎族竹竿舞在校园中开展,要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广泛交流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师资力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骆冰,陈新民。黎族竹竿舞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  [2] 张扞东,王雪萍。美学视角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  [3] 林明祥,杨斌,邹煜。黎族竹竿舞引入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  [4] 田租国,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美学价值与广场文化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1)。  [5] 龙碧波。海南黎族“竹竿舞”的健身娱乐价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l(4):53-54.  [6] 朱晓红,刘少英,龙佩林。黎族竹竿舞与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2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