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孔子行“礼”与中国天道思想

时间:2015-12-20 19:20:26 所属分类:中国哲学 浏览量:

题目:孔子行礼与中国天道思想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孔子行礼 (一)、《礼记丧服四制》中的礼节 (二)、丧服四制中体现出孔子对礼的理解 二、中国天道思想 (一)、中国哲学的特点 (二)天道思想的内涵 三、行礼是连接天道的秘密通道 (一)、孔子

  题目:孔子行“礼”与中国天道思想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孔子行“礼”  (一)、《礼记·丧服四制》中的“礼”节  (二)、丧服四制中体现出孔子对“礼”的理解    二、中国天道思想  (一)、中国哲学的特点  (二)天道思想的内涵    三、行“礼”是连接天道的秘密通道  (一)、孔子行“礼”的文化心理  (二)孔子行“礼”的实践效果    结 论  一、孔子“礼”与中国天道有着根本关系  二、行“礼”找到当代人的终极归宿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 要:孔子作为世界文明轴心时代东方三圣之一,他不只是代表来自东方神秘国度的文明与智慧,更是一个引领人类寻到心灵家园的重要先驱,他留给了后人无尽的宝藏和无限的遐想。有人说“礼”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灵魂里被烙上的胎记,就算是在娱乐至死的今天,我们也无时无刻都会感受到这种来自祖先的文化对我们的深重影响。可我们现在所谓的“礼”是否徒剩躯壳了呢?还是说我们文明的灵性只是被暂时封印了呢?本文试图从《礼记·丧服四制》的礼节中去分析孔子是如何行礼,再在对中国天道思想解释的基础上去,解读孔子如此行礼所作为何。最后找到我们名族那个最终的灵魂归宿的路途。    关键词:孔子;礼;中国天道思想    儒释道三家向来被看做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典型代表,而一直被视为儒家思想鼻祖的孔子以及从他开始传承下来的儒家思想,则更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被根植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而在儒家思想之中,最具有形式性,最具有神秘性,同时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毁誉参半的思想就是孔子所推行的“礼”。在程朱理学之后五四运动之前对于“礼”,人们大多数都是毫不怀疑的践行(虽然是在朱熹对“礼”的解读基础上)。到了五四运动掀起打到孔家店的热潮之后,人们对于“礼”的态度却是极端激进的反对、推翻、批判。可是在这些修正主义之前,在我们祖先智慧蓬勃的上古社会,“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孔子的思想是否就真是如程朱理学或者五四思想家们所说呢?还是说在精神文明被物质文明掩盖愈来愈甚的今天,我们已尽无法再看清先哲们的智慧?笔者就要抱着这样的一种对于智慧的渴求和对于神秘的追问,不断地去发现藏在那些所谓形式背后的真正深意。    一、孔子行“礼”    (一)、《礼记·丧服四制》中的“礼”节    在中国古代社会,“礼”基本上可以说就是一种社会规范,甚至是可以被看成一种不可违背的法律,但它与法律的不同时“礼”是被约定俗成的,也就是说它被作为规范是有广大的人们长期实践并且一致认可最终才得以确立的。而古人们认为礼有凶吉之分,吉的事就须得行吉“礼”,而凶的事就必定行凶“礼”。而行每种礼的时候又必须按照它其中的规矩来行事,不可有所逾越或者违背。丧礼就一共有四种制度:以恩情为制度、以义理为制度、以节限为制度、以权变为制度,这四种制度都分别取自于仁义礼智,针对不同的行礼人群和行礼情景,可以说是有充分体谅人情却又不失理智。    1、以恩情为制度:对待恩情厚重的人,要为他服重丧,故父亡需斩丧三年。    2、以义理为制度:家内的丧事料理重恩轻义,家外的丧事处理要重义轻恩。要以对待父亲的态度来服事国君,也要斩丧三年。    3、以节限为制度:对亲人去世的哀痛不能无限制的扩大和延续,哀痛是有一个节限的。比如哀痛不能损害自己的身体,更不能去损害生者。斩丧的丧服破了也不要去缝补,坟墓也不要去添土。但是在斩丧刚开始的时候又必须要三天才能吃粥,三月才能洗头。对于丧母,虽是以服事父亲答态度去对待,但不必守孝三年,只需一年就够了。    4、以权变为制度:不同阶层的人要按照各自阶层的情况,来决定何时使用哀杖。另外老幼妇孺以及各种残疾的人士,都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做到何种程度来表示哀伤,这些都是具有灵活性的。 斩丧的人都是不能主动说话的,就算服大功丧服的人可以说话也不能与人谈论。而服小功丧服的人虽可以谈论却不能谈享乐之事。 孔子在《丧服四制》中清晰有条理的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十分成系统的行礼模式和机制,可以说这些礼节的规定已经渗入到了先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那么礼这么规定的道理又何在呢?孔子又是如何理解礼的呢?    (二)、丧服四制中体现出孔子对“礼”的理解    一个哲理的得到,或许只是一个这人的主观思考,而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则是不可能由某一个人来决定的,它必定是能够周全几乎所有人,能够照顾到几乎所有的情况的。那这么说来是否就要先去统计一下这世上所有人的个体情况,再从中归纳总结?或许并不尽然,因为从现象着手去考察,倒还不如直达问题的根源处,到那个生发万物的“无”里去找找如何圆融的周全世界的方法。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1 在《论语·八佾》篇当中,孔子所说的这一句话意为:人心如果没有了仁,如何把礼来运用啊!也就是说仁是行礼的一个必要前提,没有仁就算是行礼了也是不真诚也是作假。那么怎样才能叫做到了“仁”呢?孔子还说过:仁者爱人。这句话并没有说爱人是仁的原因,而是说爱人是由仁所自然伸发出来的一种行为。虽然没有直接说出原因和仁的具体定义,但这句话却精确地表达了仁的精神内核和由仁所引发最具代表性的行为结果。我们可以试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要如何去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呢?除了异性之间荷尔蒙的吸引外,真正能够主导我们情感的的是一种来自于内心的感受。而这种内心感受却大多数是来自于你对对方世界观或者说思维方式的赞美与认同,要赞美要认同就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前提之上。所以爱一个人最起码就要做到理解他。而真正仁者却是爱所有人,难道就是完全理解了所有人的一切,包括丑恶与卑劣?我以为,爱人只是仁的表现方式之一,而仁所包含的内容可以是更加深广的:理解、宽容、悲悯、......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并非是只有美丽的,它被称之为世界是因为他容纳了一切,有美好更有丑恶。那么要如何才能对这个世界做到仁呢?如何去理解这个纷乱复杂的世界呢?那就应当看到世界本来的真相,它就是这样不垢不净地按照自己的法则运转着,你唯有理解了它运作的规则你才能觉出这其中的伟大之处。而它的法则就是天地自然、阴阳万物、四季晨昏,有冷有暖,有风和日丽也有狂风骤雨,人所谓的美好与丑恶都自然而然的存在着,各司其职而已。当一个人了解了其中的奥秘,它就会自然地成为一个爱万物苍生的仁者了。有了仁当然就能由心底自发的去行礼了。    在《丧服四制》的第一段孔子就谈到:概括礼的本质,就是体现天地自然,取法四季变化,仿效阴阳之分,顺应人情之理,所以它被称之为礼。在这样一段描述中,孔子非常清晰的表达了他对于礼的理解。孔子的礼是从周公那里沿袭革新而来的,变虽然是变了,确实顺应着时代和人文的变迁而做出的必要改变,并非是整个核心都抛弃的改变。和周公一样,孔子最重视和行礼的基本原则就是对于天道的理解和遵循,而天道在人心,最终礼就要依顺人 心而行。有的人诋毁礼,孔子说:“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    2 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社会,都有很多人抨击礼诋毁礼,认为礼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认为礼是扭曲人的灵魂的变态机制。最典型的就要数鲁迅先生对礼教的抨击了,在他笔下的人物大多都是受到封建礼教严重扭曲和摧残的典型代表,比如广为人知的祥林嫂和闰土。可是鲁迅先生抨击的这个“礼”就是真的从上古圣贤那里传来的真正的礼吗?还是被后人不断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加以阐释的修正主义?在封建社会后期那些被统治阶级别有用心的利用的程朱理学所注解的礼,确实是催残人性至深,但那与孔子所说的礼已相去甚远。孔子要去遵循的礼是取法天地自然四季晨昏、顺应人的情感的。这和周人所感到“天命靡常”的那种对世界本质敬畏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 理解这个世界,而后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人,以一种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去悲悯这世上的人与事,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的处境找到一种适合他们行礼的方式,以一种更加精妙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心灵,以通神明。    二、中国天道思想    (一)、中国哲学的特点    以柏拉图正式开端的西方传统哲学,将终极实在作为最高级的理念对象,相信通过概念的抽象和辩证发展就能达到把握和接近这个终极实在的目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西方哲学观念5 都是以数学为知识的形式典范,而其标志却是以逻辑为理性。但在西方哲学漫长的发展史上来看,真正证到终极实在的可以说没有(如果将耶稣称为哲学家那么他可能就是那唯一一个证明到终极实在的人了,但他并没有以那种传统的哲学思考方式去证得)。也就是说一旦以这样的方式无法证得达到终极实在的话,那么对于这些哲学家来说,就没有终极真理或只有相对化的、实用化的真理可言了。而东方哲学却走了与西方哲学恰恰相反的一条路,东方的哲学可以说是超脱了名相和那些所谓的概念、表象化的形式对我们智慧的束缚,东方的求智慧者,是以一种直接体验的方式去领悟世界本源的真理。东方的哲学绝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现成的一种对象或者现象,你能从东方简洁的语言、智慧中感受到一种敏锐的终极识度。    同为东方哲学范畴的中国哲学与地处南亚的印度哲学一样有着很大的不同。印度人极其重视修行,他们更倾向于一种特殊的形式和程序,或是使人能深入反省自身内在的状态的体验方式。所以古代印度的有各种流派的瑜伽和气功、内内观等形式的体验,这些都被视为直验真际的不二法门。而中国哲学对于终极(也就是天道)的思考与体验,却是完全渗入世间的,甚至被人鄙为老套的生存经验,但在这样的经验和各种简单的仪式中,中国古人们却一次又一次的感应到来自天的真与身为人的灵性。你可以认为中国这种浸染于日常经验、语言经验的智慧只是狡黠的经验之谈,不能与西方严谨逻辑或者印度的神秘冥想相提并论,可是如果一种哲学所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让人在理解世界本源的基础上活得更加美好吗?佛不就在人心吗?那些脱离了世间的哲学又该如何去普度众生呢?而中国哲学却无时无刻都在度化着万物苍生,只因为它行在世间。 孔子就是中国哲学的一个代表,他所重视的“学”“是一种学‘艺’,比如‘六艺’,也就是涵泳于当场启发人的‘时中’技艺(礼、乐、诗、书、射、御、数)之中,从而诗人在无形中脱开那或‘过’或‘不及’的、缺少远处食欲滋润的思维方式,最终进入‘从心所欲, 不逾矩’的缘发中和的至诚仁境之中。”中国哲学没有固定的求证形式或者唯一的体验方式,在苍天与黄土之间的,但凡是能够使人愤起悱发、触类旁通、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者都是 “知天的机缘” ,绝无造假或装腔作势的必要与可能。 中国伟大的哲学并不是像由古希腊发展而来的那样严密的形式的逻辑或者数字的哲学,也没有像印度那样超越现实的“梵我”境界,它只是在苍天与黄土间的一个世界。这是滋养华夏儿女的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通的天,而非耶和华那样的人格神;这是养育万物的亲切的地。中国的智慧就来自于这样看似无奇却蕴藏真理的世间。    (二)天道思想的内涵    以绝对信仰、种族、教律爱作为识别“上帝的选民”的首要标准,而不是以德性为标准的宗教都是尊奉人格的神的。它必须要以这些作为标准才能体现出上帝的位格的实体性和主体意志性,而在中国文化中,却并没有出现普遍的人格神的信仰,在史书之中虽有记载古人多祭祀,但并不意味着祭祀就是对人格神的信仰,从周人的文化来看,他们所祭祀的最高者其实是天,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天。我以为,这也就是中国天道思想的发端了。“天”字人上多一横,即是表示在万物之灵人之上一个存在,天是人抬头能看到的那个一望无边的天,它包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但它也不只是这些,它还包括了“使得区分善恶的标准可能 的更不恩怨的含义。”它还要比西方人所谓的天堂、上帝、存在的含义丰富微妙得多。几乎每一个中国都会在某种情况下有意无意的呼喊——天,这个天在有形无形之间、有与无之间。让先秦时候的中国人着迷的天,不是一种可用任何有形的存在来描述的,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构主体的中心,也不像梵天那样超脱出人间,而是实实在在给予世界和人生意义的居中之极。 王维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禅意极深,这是典型的中国思想的表现,他看得透世事的发展与规则,看得淡世事的起伏与兴衰,他能感知天下万物都体现着终极道性的自然之美。但他却并没有放弃世间飘然飞升,而是还要行,还要坐,还要到,还要看。这个天道所衍生出的天下包含着人间、包含着自然、包含着我们无法企及的玉宇琼殿,甚至包括着我们的思维无法想象的世界。但身为走在世间的人,终究还是要到人世、说人话、办人事、走完短暂一生。但若是能以随时都能感知天道的势态与构成境域,我想我们将会做一个不只是“行到水穷处”的淡然的人了,而是时刻都能感受到来自于天道的灵性,会发自内心无限的喜悦。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要找一种方式去感知天道。 中国的天道思想并不是高高在上无法企及的上帝,而是渗入到世间,关切到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的智慧的哲学。生活就是哲学,哲学就是生活。    三、行“礼”是连接天道的秘密通道    (一)、孔子行“礼”的文化心理    “礼”并非从孔子而起,而是早在孔子之前的周人就已经开始有了。周人的文化从根本 上来讲其实就是一种理解天意和维持天意的文化,周人常常会用“天命靡常”来形容自己对于天的这样深刻感受,但是与西方不同的是周人并没有从这这样的感受中生出应该崇拜人格神的结论来,也并没有就脱离天命自行,而是从中找到了一种被称之为世间生存来配合天的“唯精唯一,允执厥中”的完美方式。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方式,不是像许多西方和印度哲学那样是不可捉摸的、虚无的、形而上的,而是在这个方式中衍生出来一整套礼乐制度来维持这些天意于世间。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异数。孔子对这样的方式可谓是心领神会又爱得深沉。    孔子生于东周末期的鲁国,也就是今天都的山东曲阜,他的宗族网上追溯可以追溯到商朝宗室,祖上也曾有多个先祖是周的重要朝臣,所以孔氏宗族本就是贵族。只是到了孔子父辈一代,家族开始落寞。虽是如此,但家族作为一个贵族后裔的教养还是有的,圣贤古书的熏陶,还有日渐西山的周朝都对孔子的成长造成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周朝虽已衰微,但周文化曾经创造了而一个强盛的文化帝国的史实似乎不可否认的,再加上周文化的强大魅力,孔子成为了周礼的忠实践行着。有人说周朝末期,礼崩乐坏,许多邦国都开始以自己的本土文化来冲击式微的周文化,何以孔子就不受其影响。我以为,鲁国所处的地域有很大的影响。山东处在半岛之上,地域较其他邦国来说较为封闭,这就造成了它难以受影响,和山东人求稳定、不爱变化的性格特征。或许这也是周文化能够强势的影响孔子的一个外在原因。但终归到底,孔子去继承文王、周公的文化礼制,根本还是基于对天的深刻理解和共鸣之上的。孔子将礼视为一种“艺”,是可以生华人生、揭示出新的领悟境界的一种艺术或者几微。这个和文王拥有通天神力,用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去连接天道与自身颇为相似,两者都是将自身体验、亲身参与看得及其重要。 或许我们可以说孔子是周文化升华了的魂!    (二)孔子行“礼”的实践效果    学习西方的哲学之后,或许会变得严谨而具有强大的逻辑性,具有科学的思维。如果学习印度的修行,如瑜伽、内观等等,或许会变得气息深深,意识逃出身体的桎梏,像龙树一样介于人神之间了。而所有学习中国哲学的人都是普通人,或者说他们时刻行礼也并未见他们超脱人世说教、成仙了,他们仍然行走于世间。他们拥有着如龙树一样感知天道的伟大智慧与敏锐灵性,却还是食五谷杂粮,耕作与苍天黄土之间,只是他们少了苦痛,因为他们以礼去化解,去悲悯、去爱世上的一切。这就是“礼”的力量。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在儒家思想看来,真正的至高大智慧应当是不偏不倚,一种既合乎美德同时有超出一般道德的最本源的状态。要如何才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呢?孔子用他一生经历告诉了我们这个答 案,他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整个七十年的人生,他都在一丝不苟的践行着一件事,那就是行“礼”。仅从《丧服四制》一篇便能看出,礼所要追求的并非只是止于形式的模仿,更深的是为了顺应人心,而人心即是天道的产物。礼在顺应天道,顺应世间的千万变化。对于孔子而言,礼就意味着达到人生的至境、天下的平和,是一种民众福祉的通天艺术,若肤浅的以为它只是维护旧秩序的繁文缛节,那就亵渎了礼。正因为礼有着这样的神奇力量,所以孔子无法忍受任何践踏礼、利用礼来谋一己之利的做法。季孙氏在家庙中使用了周天子的八佾舞,孔子说:”这样的事情他都做得出来,哪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忍心做的啊?“很多人认为在这一篇当中,孔子暴露出了他对旧的封建秩序的维护,表现出他对于统治阶级的谄媚。实在是可笑!这样说的人,可谓是断章取义、肤浅片面。“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夫子的用心良苦,这些诋毁之人又何曾体会。夫子此言即是说:社会即无君,亦不可无道。但不是社会虽然有道,就必定不可无君。既能有道,那么有无君主都可不论了。那为何他总是在强调君主呢?那时候,礼崩乐坏,君主作为礼制形式存在的一种象征,若是连君主也没有了,恐怕要再复兴通天礼制也就难上加难了。看看如今工业化社会,物欲横流、信仰缺失,我们并不是需要恢复独裁统治,而是需要一个引领我们找到心灵回家路的明灯。“礼制”之所以为天道的秘密通道,绝不是僵化腐朽的,就正如孔子在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对周礼进行损益改良却不失精神内核一样,我们需要一种适应现代文明的新型礼制,不僵化、不桎梏,也要和孔子所想所做一样是顺应天地自然人心的。大象无形,礼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当以任何一种融入当代人的形式去渡化我们麻木的心灵。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艺做到极致,它都会变成一种艺术——开启非现成的思想境界。牛的肌理之间的缝隙就好比天道与人道之间微妙而难以捕捉的秘密通道。孔子行礼,行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在孔子的学说里我们会发现一大特点买就是通过技艺(礼、乐、射、御、书、数,我以为从广义的概念上讲,乐射御书数也是一种礼)来缘发式的格物致知。那些被后世儒家学者斥为雕虫小技的技艺、微小的礼节却正是智慧的奥妙所在。 行礼不是为了形式而行,是为了内心虔诚的信仰,是为了找到心灵与天之间的僻静小道。但若是以为礼就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而不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去追问内心,那么做出来的礼就只能是一种繁文缛节的形式罢了。重要的是道,道即在心。    结 论    一、孔子“礼”与中国天道有着根本关系    从先秦到二十一世纪今天的中国,我们的所生活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说 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已经快要亡了,今天充斥在人们价值观里的都是西方化的思想。可是我想说,如果我们不再是华夏文明的后裔,为何我们的文字我们的语言都还生生不息呢?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民族的传承,而我们老祖宗的思想早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它和我们的呼吸一样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我们,它不是所谓的“iphone”这样舶来的文化标志可以取代的。而中国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微妙关系也是从老祖宗那里留存下来的。我们重视家庭,我们重视人情,无论好人坏人都明白天地之间有一个“良心”的存在。灯红酒绿的都市、文明落后的乡村这些地方看似已经没有人再追求心与天的沟通,但当人们走到一个某个境地时却不自觉地呼喊出——天啊。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不变的总是我们心灵最深处的追求。礼是先哲们为了找到照亮人们心灵的路而存在的,它或许可以换一个名称,换一种形式,但不变的是这种体验终极的伟大追求。    二、行“礼”找到当代人的终极归宿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每天都有无数的爆炸信息充斥着我们的世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量化标准代替从前质朴的情感甚至是道德标准。我们就像工厂车间流水线上的零件,十分有效率的活着,每天创造出无数的物质财富。可是为什么当我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最简单的快乐和幸福却离我们越来越远?短信、电话、邮件、社交网络改变了人与人相处的模式,人们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似乎也更有效率,不必更多礼数无需更多地问候、寒暄,我们要的是效率,我们害怕被甩在世界的后面。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人们疯狂的创造着、追求着却忘了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而当这种空虚与孤独将我们包围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失去了与人心、人情与天道沟通的桥梁。对于短暂的生命和高贵的灵魂来说,我们真的“失礼”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在那个充满灵性的时代里去寻找,找到可以和谐人伦沟通天道的箴言至理。那么首选自然应当是孔子与儒家文化的经典——“礼”,我希望通过对孔子行“礼”和中国哲学——天道思想的研究来找到我们当代人灵魂的归宿。正如我在正文之中所阐述的,“礼”作为一个连接天道的秘密通道,它应当像天道大象无形般是不拘于形式的,每一个时代,每一种情景,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恰当的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礼节”。正如孔子在《丧服四制》中 所描述的一样:顺人情。重要的是我们能在行礼的过程中,渐渐地找回初心,去体会来自天道的美妙和音。读圣贤定会帮我开启灵性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孔子家语.王盛元·译注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2、论语新解.钱穆.译注[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3、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张祥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白话四书五经.管曙光.主编[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  5、中国文化新论:天道与人道.刘岱[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2  6、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张立文.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zgzx/2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