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期刊级别:

期刊周期:

国内刊号:11-3263/V

国际刊号:1004-7182

主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审期:3-6个月

期刊摘要: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MissilesandSpaceVehicles原:《国外导弹与航天运载器》(双月刊)1972年创刊,30多年来,我刊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作者、读者的热情支持下,在新老编委的关心、帮助下,从不定期到定期,从发表译文为主到发表专著为主,从国内发 [详情]

期刊级别:

审稿速度:3-6个月

20年诚信提供专业的职称论文咨询服务,免费推荐期刊,论文发表答疑。如果需投稿请到官方网站。
上一篇: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下一篇:矿业工程研究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简介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MissilesandSpaceVehicles原:《国外导弹与航天运载器》(双月刊)1972年创刊,30多年来,我刊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作者、读者的热情支持下,在新老编委的关心、帮助下,从不定期到定期,从发表译文为主到发表专著为主,从国内发行到国内外公开发行,克服了各种困难,迄今已出版280余期,发表著、译文章3500余篇,出版《氢氧火箭发动机》、《阿里安5运载火箭手册》、《国外捆绑火箭》、《建院45周年纪念》、《21世纪的航天技术》等专辑或特刊20余集。我们严格遵守办刊宗旨,紧密结合航天科研生产实际,在可报道范围内宣传中国航天和运载火箭技术的成果,发挥刊物交流、宣传和展望的作用,扎实地走过了从内部资料到国家中文核心期刊的发展历程,在历届本行业期刊评比中均被评为优秀期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是交流航天高科技的窗口,培养航天科技人才的阵地,以集成和综合为特点,着重报道中国导弹与运载火箭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管理方面的技术和发展,同时也报道世界航天的发展动态,促进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稿件质量与作者群:在航天系统中我刊是唯一综合报道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的学术性、技术性期刊,覆盖面较广,在可报道范围内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成就和发展状态,是中国航天工业的代表,也是了解世界航天发展的窗口,拥有稳定的国内外读者。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运载器总体及分析系统技术、综述、论文与报告、国外进展、简讯。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2000-2011年连续4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3、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4、影响因子:

截止2015年万方:影响因子:0.264;总被引频次:384

截止2015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374;综合影响因子:0.252

5、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杂志荣誉:

航天优秀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要求

1、稿件要内容充实、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层次分明、简练通顺,综述和论文娄字数在8000字以内,报告字数7000字以内。

2、来稿必须做到字迹工整,稿面清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勿写错字、别字及自创简化字。来稿要有电子版并附打印件。

3、文章结构一般为:正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对外名称、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项和作者介绍(性别、年龄、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电话等)、资助项目、获奖情况。

4、来稿请另纸附上英文摘要,其结构为:英文题目、作者英文译名、作者单位对外名称英文译名、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以1000字符左右为宜。

5、数学符号、化学分子式、外文字母大小写、上下角标必须标注清楚,容易混淆的字符请用铅笔注明(如英大、英小或英、希等)。

6、插图请用绘图纸按制图要求绘制或交激光打印稿,构图要合理,照片一律用黑白片。图中文字、数字、符号等要书写清楚。所有图应在正文相应位置用方框标出。每篇稿件插图一般不超过6幅。

7、计量单位应使用国家的法定计量单位,并且一律用符号表示。

8、参考文献只收录最主要的,按文内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后,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律不要引用,参考文献的书写形式为:作者.篇名或书名.刊名或出版社名,刊期号,出版时间:页码

9、来稿务必做到无涉密内容,并附保密审查证明(加盖公章)。凡涉密的内容,必须进行非密化处理。

10、文章内容,特别是其真实性、准确性、结论及成果归属等均采取文责自负原则。

11、请勿一稿多投,在4个月之内未见编辑部稿件处理的通知,可自行处理。已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凡已在公开刊物发表的论文和报告,本刊不再刊登。请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

12、稿件一经刊登,赠送当月期刊两册,并按规定一次性支付稿酬。

13、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SCI同领域期刊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