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期刊级别:统计源期刊

期刊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11-9283/R

国际刊号:1674-134X

主办:中华医学会

复合影响因子:0.848

综合影响因子:0.693

期刊摘要: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广州医学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标准出版物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首份专注于关节外科学高级学术研究的医学专科期刊,是国内少数以多媒体光盘(CD-ROM) [详情]

期刊级别:统计源期刊

审稿速度:1-3个月

20年诚信提供专业的职称论文咨询服务,免费推荐期刊,论文发表答疑。如果需投稿请到官方网站。
上一篇: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下一篇: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简介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广州医学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标准出版物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首份专注于关节外科学高级学术研究的医学专科期刊,是国内少数以多媒体光盘(CD-ROM)形式以及纸质导读期刊形式同时出版发行的刊物之一。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及时反映我国医学关节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以学术的原创性和专业的指导性促进国内外关节外科的学术交流。本刊以科学的流程,给予作者投稿及时处理,分科送审,快速回复,在最短时间内将专家意见反馈给作者,信守科研、编辑道德,以使作者的科研成果、临床经验第一时间得以传播,同时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医学信息,从中获得科研实践的借鉴。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栏目设置

述评、论著(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短篇论著及个案报告、综述、新技术与方法、讲座、学术争鸣和病例讨论、消息报道等。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收录

知网收录(中)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要求

一、征稿范围

本刊征集骨、关节外科(含人工关节、关节镜等)领域的疾病防治实践经验与科学研究及进展的专家评述、临床论著、基础论著、临床经验、综述、新技术与新方法(含人工关节、关节镜、关节专科药物相关等方面)、讲座、学术争鸣和病例讨论等栏目的稿件,以及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会议纪要、经验交流、译文、文摘、国内外学术活动消息等。

二、投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文稿应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论著性文章4000字左右(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500字。

2.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

3.来稿要求字迹清楚、标点准确, 双倍行距。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斜体字等均应注明。请自留底稿,本刊不退还原稿(图片除外);若需退还原稿,请在投稿时声明。

4.投稿时务请另页附注题名、所有作者、作者单位、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单位、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和E-mail等信息;标明正文字数,并请附200字以内的第一作者简要文字介绍和一寸彩色免冠正面照片的电子文档(可附于文末一起发来)。

三、对稿件的要求

1.文稿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标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2. 文稿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3.文题力求简明,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设副标题和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4.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改动。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附整理者姓名。

5. 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作者应列出全部名字;前三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6. 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7. 统计学方法:(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排印。(2)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3)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_)±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4)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5)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 <0.05(或P <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 =3.45,χ2= 4.68,F = 6.79 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选用P > 0.05、P <0.05和P <0.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须再细分为P <0.001或P <0.0001。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8. 医学名词应使用1989年及以后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

9.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10. 原稿中每3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电子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彩色照片分辨率最小值为350 ppi(像素/英寸),图像尺寸大小为5×7 in(127 mm×178 mm);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片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视频资料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剪接顺畅,保持可能获得的最高清晰度模式,视频文件采用WMV格式,大小在200M左右。

11. 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

12. 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13. 参考文献: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 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年、卷号及文章的起止页码。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举例:

[1] 李子荣.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合理治疗[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8, 2: 1-3.

[2] 吕厚山,徐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55-160.

[3] Perren SM.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long bone fractures.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biological internal fixation: choosing a new balance between stability and biology. J Bone Joint Surg Br, 2002, 84: 1093-1110.

[4]吴在德,主编.外科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65.

[5] Millesi H. Trauma involving the brachial plexus//Omer GE, Spinner M, Van Beek AL.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nerve problems. 2nd ed.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Company, 1998: 433- 444.

四、稿件处理有关事项

1.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如作者认为与某位审稿人存在学术上的不同见解,可申请审稿回避。

2.稿件退修: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先通过E-mail发回稿件,或将修改稿以Word格式存入光盘,与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本刊编辑部,并需作者签字注明该稿件无一稿两投。

3.本刊设有“快速通道”。(1)“快速通道”的定义: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个月内就论文审稿结果(“快速通道”栏目发表、按普通稿件处理、退稿)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收稿后4个月内予以发表。(2)“快速通道”论文要求: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3)“快速通道”论文投稿要求作者在投稿前应与编辑部联系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并应提供说明论文需要通过“快速通道”发表理由的书面材料和“查新报告”,同时有2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至少有1位为非本单位专家)书面推荐意见。(4)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需交纳审稿费每篇¥200~¥400元。汇款至本刊编辑部,附言中请务必注明“快速通道审稿费”。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它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并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同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且2年内拒绝发表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

5.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6.有关费用:稿件经投稿系统上传成功后,请等待编辑部对贵稿进行学术不端文献筛查,再按系统反馈给您的“请交审稿处理费”邮件缴纳相关的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字数在1500字以下40元,1500字以上60元)。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付相应版面费,版面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它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论著类2册,其它1册)。

7.来稿一经接受,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它方式出版该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它处。

8.关于投稿。本刊网上在线投稿系统现已开通投入使用,敬请广大作者大力支持,登陆本刊网站:http://www.cjojs.com,在投稿系统注册后进行投稿。使用本刊网上投稿系统过程中如需帮助,可电话联系本刊编辑部。联系电话:020-83062381或020- 83189181。

SCI同领域期刊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