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攻击性驾驶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

时间:2018-12-14 10:56:02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经济 浏览量:

这篇汽车驾驶员论文发表了攻击性驾驶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现在道路交通发展迅速,但同时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也在逐渐增长,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危害。论文就汽车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一些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问题改善提出策略。 关键词:汽车驾驶

  这篇汽车驾驶员论文发表了攻击性驾驶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现在道路交通发展迅速,但同时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也在逐渐增长,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危害。论文就汽车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一些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问题改善提出策略。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论文,交通事故,交通安全,人为因素

汽车驾驶员论文

  0引言

  在现在的城市交通事故中,最大危险性的就是公路的交通灾害,我国现在万车死亡率高达31.3人,位居世界第二。20世纪末,我国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平均每年为6~8万人,而且现在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加。在造成交通事故的因素中,驾驶员的因素占比最大,因而要确保交通安全,对驾驶员的心理、生理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攻击性驾驶

  1.1攻击性驾驶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

  攻击性驾驶也称为寻衅型驾驶,是指在驾驶过程中有意对他人的身体、心理或情感等进行伤害行为,具体表现为超速行駛、闯红灯和频繁变换车道等,在驾驶过程中不顾他人安全而采用相当自私的方式来进行驾驶。攻击性驾驶实际上是以机动车作为武器来刻意对他人进行侵犯,攻击性驾驶的问题日渐严重,现已成为和酒后驾驶一样的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据调查有1/3的驾驶员曾经受到过攻击性驾驶的侵害,而且这个比例随着调查时间的增加也在逐渐增加。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饮酒吸毒或有过犯罪记录的人具有更高的攻击性驾驶概率,同时35岁以下、单身女性、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及中等收入阶层则具有更大的攻击性驾驶概率。根据心理学分析,攻击性驾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3点:首先,个体的需求受阻,在动机方面连续受挫而使个体失去自控的能力,进而出现攻击性驾驶;其次,是天生具有的性格,有些人天生对事物具有敌意、攻击性并容易与他人起冲突,这样的人群很容易发起攻击性驾驶;最后,来自于不和睦的家庭或者成长过程中持续受到虐待的人,也十分容易发出攻击性驾驶[1]。

  1.2攻击性驾驶评价

  纽约州立大学做过一次驾驶报复问卷,对人们受到侵扰的时候,是否会采取报复措施,同时还调查了驾驶紧张和暴力测试等问题,驾驶人格的测量调查,对于驾驶员的认知智能、情感智能以及感觉运动能力进行调查。美国耶鲁大学编制的拉森驾驶紧张测试,包括了人们对于生气、竞争、不耐烦以及惩罚等方面进行测试,能够反映人们进行攻击性驾驶的倾向强弱。愤怒测量表包含了在进行违章驾驶、无理驾驶以及敌对情况等的时候,驾驶员从不生气到愤怒的程度,驾驶员产生愤怒情绪是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原因[2]。

  1.3攻击性行为的生物学研究

  根据动物试验显示,在动物血清中的睾酮含量水平直接影响着攻击行为的发生。根据人群研究可以看出,在人类生存环境当中,攻击性行为和雄性激素的含量也有直接关系,具体表现为男性驾驶员攻击性显著高于女性,年轻人显著高于老年人。根据有关的生物学调查可以发现,具有高攻击性的驾驶员通常具有较高的睾酮浓度。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了解到,去甲肾上腺素和巴多胺等神经递质,与攻击性行为有直接关系。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得出,脑脊液中5-羟色胺的浓度和动物冲动性具有相反的关系,人的脑脊液当中5-羟色胺没有和冲动攻击行为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所以不能肯定5-羟基色胺和攻击行为有确定性的关系,其中可能有其他化学物质的影响[3]。

  2事故倾向性

  事故倾向性也称为事故多发倾向,是指一些人在本质上就具有相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根据早期的研究可以看出,事故倾向性是指某些人或者某些群体具有稳定长期的易发事故特征,后来进一步研究逐渐验证事故倾向性是具有短期性和可变性的,而且经常会因为人的个性特征和环境特征等发生改变。事故的倾向性是人和环境互相影响的结果,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排除高危人群,进而能够有效的预防事故发生[4]。

  3驾驶员智力

  从驾驶员的个性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把驾驶员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其中内向型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小心从容及反应慢,外向型驾驶员风险意识强、动作快且反应快,但外向型驾驶员具有较高的事故发生率。根据个人性格特征又可以将驾驶员分类为轻率、机敏、慎重和迟钝4个类型,其中轻率和迟钝性格特征的驾驶员具有较高的事故概率,同时驾驶员适应社会过程中产生的不良个性也和交通事故息息相关。比如驾驶员小心谨慎且懂得体谅他人,那么在驾驶过程中也会充分体谅他人,而一些人经常出现反社会行为及偏离社会规范的人,在驾驶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社会行为。根据有关调查研究,不规范的驾驶员交通违法次数相比较普通驾驶员高出2125倍,交通事故致死率高于普通驾驶员19.5倍。智力过低或过高都会显著增加事故发生率,普通智力的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反而最低。日本有关的法律也规定了智力低下者属于不适合驾驶人群[5]。

  4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也是现在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当中,感知性疲劳占到疲劳驾驶事故发生的52%。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时,具体表现为驾驶能力短时间内降低到安全驾驶能力的最低值之下,进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安全驾驶主要目的就是让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能力能够满足最低要求,进而能够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因此一定要避免疲劳驾驶的情况出现。最常见的疲劳驾驶因素是因为睡眠不足,睡眠时间不当也会造成疲劳的状态出现。对于驾驶员来说,睡眠质量十分重要,如果一天只有不超过5h的睡眠时间,而驾驶时间超过10 h,则会有非常高的事故发生率,所以要求驾驶员的一次性睡眠时间不得少于7h。驾驶员连续驾车也容易出现疲劳情况,这也是导致疲劳驾驶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从持续驾驶超过8h后显著增加,且超过11 h之后进一步剧增,连续驾驶时长一般不超过3h为宜。

  5视觉功能

  驾驶员获得交通信息的方式以视觉和听觉为主,因而在对驾驶员进行评价时,要把驾驶员的视力和听力与交通事故发生率进行综合考虑。优秀的驾驶员有比较好的静视力,裸眼或矫正视力应不低于0.7。除了静视力,驾驶员拥有的立体动态视觉和视野色觉等都需要有比较好的适应性。现在立体视觉障碍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追尾事故中,驾驶员经常会有着比较差的立体视觉。暗适应能够有效评价驾驶员在夜间的视觉功能,如果夜间驾驶员具有比较差的视觉功能,就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夜间交通事故通常就是和驾驶员的弱暗适应力有关[6]。

  6其他因素的影响

  首先驾驶员驾驶过程中如果小脑平衡不能充分应用,则会出现体感视觉等的不协调问题,这和身体状况、年龄以及药物与饮酒等问题有直接关联。驾驶的失衡性表现在驾驶员心理或生理方面不能有效符合安全驾驶的作业要求,进而导致操作出现失衡,影响行车安全。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而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时间和年龄、驾驶技术、决策能力和药物等多方面原因有关,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也直接影响到了其驾驶能力以及安全性。驾驶员需要注意自身驾驶过程中注意力的分配和穩定性,这些性质和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良好的驾驶员可以十分合理的将自己注意力进行分配和转移,在短时间内反映出驾驶状况和需要采取的措施,进而在面临危险情况时能临危不乱的采取最佳措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驾驶员反映速度和判断过程取决于驾驶员对于运动物体的反应速度估计,这种判断过程、直觉反应及视觉功能相互关联,反应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对车速和距离等进行判断,这种能力对于驾驶员判断水平的定义具有重要意义。

  7结束语

  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驾驶员的人为因素涵盖了心理学和人机工效学等多门学科内容,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掌握需要深入研究更多方面的问题。要确保交通安全,还应当充分了解道路环境和信息,可以采用高新的科学技术对公路情况及车辆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彦章,王正国,尹志勇,等.摩托车驾驶员驾驶行为、人格、交通安全态度与事故的关系研究,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07,491-493.

  [2]王保国,刘淑艳,姜黎黎,等.交通安全中驾驶员可靠性的灰色关联聚类分析计算.中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2007.

  [3]曹昌衡,李通,梅添宝,等.基于视觉原理的主动式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与研究.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2011.

  [4]王勇,李凌,黎智,等.汽车驾驶员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分析2004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8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4,334.

  [5]初秀民,严新平,许洪国,等.汽车安全辅助驾驶支持系统信息感知技术综述.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学术会议,2005.

  [6]李文超.关于对社区及社会单位进行交通安全宣传管理面临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实践研究.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论文年会,2010.

  推荐阅读:《驾驶园》杂志,提供新闻速递、维修保养、汽车知识、靓车欣赏等内容。《驾驶园》杂志是以职业司机、车队管理者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月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jtysjj/4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