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门源县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不足及建议

时间:2015-12-20 12:58:17 所属分类:农业经济 浏览量:

1 门源县畜牧业现状及畜种区域分布 门源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份。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全县畜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畜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38. 87 万 hm2,占草地面积的 84. 95%,从事畜牧业

1 门源县畜牧业现状及畜种区域分布  门源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份。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全县畜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畜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38. 87 万 hm2,占草地面积的 84. 95%,从事畜牧业人口 1. 68 万人,草场围栏 14. 67hm2,人工种草 1 万 hm2。门源县畜种分布发展受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畜种分布、类型及经济性状均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西部牧区以青海半细毛羊和牦牛为主,中部农业区主要以奶牛、肉牛、黄牛、藏羊为主,东部地区以牦牛、青海半细毛羊、山羊为主。2013 年初全县存栏各类牲畜 56. 19 万头( 只) ,其中羊 47. 56 万只、牛10. 61万头。母畜比例 60. 37% ,繁活率 89. 6% ,牲畜总增率51. 38% ,出栏率 55. 83% ,商品率 42% 。2012 年畜牧业总产值在农林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达 48. 4%。  2 存在的问题  2. 1 自然繁殖导致生产性能下降 我县牲畜品种选育上出现重生产,轻选育的状况,使牲畜的个体生产性能和遗传品质处于停滞甚至退化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体格变小,生长和增重缓慢,出栏体重和个体产肉量下降及繁殖率降低等。  2. 2 缺乏严格的选育导致牲畜品质下降 从选育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对种畜不能进行科学的选择与培育,不重视选种选配,随意在亲代群中留种,种畜饲养管理粗放,不重视羔羊和犊牛的培育,幼畜哺乳期营养不良,哺乳量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其次是近交繁殖较严重,牲畜由集体所有分到各牧户后,由大群体向小群体转化,群体数量变少,种畜一般在各自畜群中选留,头数更少,种畜数量不足,特别是优良种畜更少。同时,对种畜缺乏科学鉴定和选择以及对种畜利用不合理,公母比例过大,部分种畜年龄老化,且交配能力差,而有的公畜初配年龄过早,易造成空怀率高及繁殖力降低,而壮年公畜又过早淘汰。以上种种因素都影响着牲畜个体和群体生产性能的提高,制约着牲畜遗传潜力的发挥。  2. 3 品种的盲目引进导致牲畜无序繁殖 我县畜种养殖主要以高原型藏系羊、高原型牦牛、细毛半细毛羊为主。但从目前情况看,部分群众受个体经济利益的驱动,无序引进外来畜种进行饲养或对当地藏系羊进行杂交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部分地区藏系羊品种质量下降,同时也冲击了我县传统的高原藏系羊饲养。特别是近几年来,盲目引进欧拉羊与本地藏羊、半细毛羊杂交,使原有当家品种生产性能急骤下降,有的牧户甚至整群换成欧拉羊,这为打造海北藏羊品牌,提升品种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对策  3. 1 按照本品种选育标准组建核心群 制定严格科学的选育方案,划定选育区,明确选育方向和目标,建立核心群。藏羊本品种选育可采用半封闭选育方式进行,核心群组建成后,基本保持稳定。通过选组建核心母羊群,种群的选种、选配、选留羔羊等一系列方法进行本品种选育,不断提高牲畜个体和群体水平。  3. 2 严格种畜选育、管理和使用 一是保持核心群优质母羊数量的相对稳定,通过严把种羊的培育、选留、调配使用关,进行严格的选留和淘汰,凡是达到特一级标准的后备母羊严禁随意出售和屠宰,除补充核心群基础母羊缺口外,按比例调剂到繁育群中,优化繁育群结构; 二是通过优化选种选配技术,严格选择,提高牲畜个体综合肉用性能,扩大优质种羊的遗传优势,提高基础母羊的繁殖性能,提高繁育群和生产群特一级母羊的比例。  3. 3 严格按要求淘汰杂色羊和引进外来畜种 对目前已引进的欧拉羊及其杂种羊、杂色羊,利用草原生态奖补机制中的减畜政策机遇和秋季牲畜大量出栏时期,加强宣传,组织力量,引导群众加大淘汰力度,确保藏系羊品质得到优化。进一步加大种畜管理执法力度,规范养殖企业和个人引种行为,为全力打造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提供优良畜种资源。  3. 4 规范种畜引进管理办法 结合实际,制定种畜引进管理制度,强化对良种引进的管理,不定期对种畜饲养管理、使用、动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检查中,若发现未按要求饲养、使用种畜的应及时加以指导,建立健全备案资料,建立种畜发放及动态管理的档案( 包括发放签名表、种畜系谱、种畜调换记录、死亡及淘汰备案表等) ,切实做好对种畜的跟踪管理,指导各养殖户科学饲养种公畜,做到“良种、良法、良料”配套,保证种公畜的生产性能和作用正常发挥。建立种畜禽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积极开展种畜禽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加大种畜禽执法检查力度,建立种畜禽执法互查互促机制。  3. 5 强化技术支撑,提高养殖技术含量和水平 一是推行羔羊当年育肥出栏模式,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和养殖水平,积极推行羔羊当年育肥出栏,提高出栏率、商品率和经济效益; 二是加大藏羊产业综合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继续开展藏羊技术攻关,提高育种效率,提高藏羊生产性能。推广先进的生产管理和育种软件,收集国内外的畜产品供求信息,对藏羊产业进行预测和宏观指导; 三是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羊复合秸秆饲料加工及饲喂技术、藏羊两年三产、羔羊育肥、常见疫病综合防治、人工授精、生产科学管理模式等综合配套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藏羊产业尽快升级换代; 四是加大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结合“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和“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业务人员科技服务,提高农民的养殖水平,以此带动和提高藏羊产业的科技水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jgl/nyjj/8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