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困扰与反思

时间:2015-12-20 14:45:04 所属分类:初等教育 浏览量: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之后,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长期以来,在中学和大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英语教育在小学阶段普及开来,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其原本只是作为一门兴趣学科,却逐渐在小学教育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之后,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长期以来,在中学和大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今,英语教育在小学阶段普及开来,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其原本只是作为一门兴趣学科,却逐渐在小学教育阶段占据核心地位,影响着成千上万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关于小学生是否应该学英语,社会舆论众说纷纭,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英语学科已经摆在那里,并成为衡量一个小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面对英语学习低龄化愈演愈烈的事实,一味地抱怨无济于事,分析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探讨切合实际的教育模式,对农村小学生的个人成长,乃至农村初级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困境

  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把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视为 21 世纪初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至 2002 年秋季,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一般以三年级作为起始年级.教育部针对这一课程设置提出明确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防止和纠正以教授语音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小学英语的评价应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不允许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队,并以此作为各种评比和选拔的依据."[1]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教育的初衷是好的,在信息化时代,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全球化,掌握一门外语,尤其是全球通行的英语,成为对外交往的重要工具,让学生从小接触英语,正是为了更好地推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教育.

  这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在部分发达地区,有的孩子可以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交流.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英语低龄化教育的结果,与教育部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的教学目标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师资力量

  在许多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力量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受区域经济差异、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水平、个人偏好等因素影响,许多农村小学难以招到高水平的英语教育人才.在教育部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下,缺乏英语教师的农村小学只能通过其它方式来解决英语教学问题.许多非英语科班出身的老师摇身一变,成为英语教学战线上的主力军,众多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历史老师、音乐老师……补上各个英语教学缺口,先上岗再培训,有的甚至不培训,由转行的老师一面上课,一面恶补英语知识.此种情形所带来的英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老师专业不对口、基础知识不足、相关教学经验欠缺,老师教不透,学生听不懂,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并且,由于英语老师紧缺,任英语课的老师需同时负责一个年级五、六个班的教学工作,有的甚至要负责两个年级.在这种繁重的课程压力下,顺利完成任务已将老师的精力消耗殆尽,至于研究与创新英语教学方法,继续进修以提高学历水平,获取正规的英语执教资格,对于许多小学在任的英语教师来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农村小学教学设备奇缺的硬件限制,是影响英语教学水平提高的另一主要障碍.当前农村英语教学,大部分还是一张黑板、一盒粉笔,一个老师讲,全班同学记的填鸭式教学法,培养出大批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学习者.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音像制品教学设备,在农村小学中的使用率极低,教师缺乏教学设备,学生没有练习机会,在大班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法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枯燥乏味,互动效果差,在如此恶性循环中,老师和学生都受到负面的打击.有的老师消极上课,有的学生则忽略英语课,这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英语语感的初衷相距甚远,也为学生日后学不好英语埋下隐患,甚至会祸及语文、数学等科目.

  (二)学科环境

  在农村小学开设的英语科目,相对于语文、数学而言,被称为"副科",一周上两节课.课时少,被语文、数学等主科压制,学科地位略显尴尬.但由于步入中学之后,英语会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主科,这是老师、家长、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因此,在很多人眼里,小学英语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而是事关日后升学命运的助推器.这是应试教育限制性的一个典型缩影,在这个指挥棒下,兴趣、爱好退其次,唯有成绩是主要的.学生自然而然的看成绩排名,家长更是只关心分数,而不管老师用什么教学方法,只要孩子成绩上去了,有没有英语学习兴趣无关紧要.老师也只能跟着以成绩为导向的大流,在每周两节课里,给学生讲句型、讲语法.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等时态用法.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已不是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而是在每周的两个课时里快速超负荷的记下许多与交流和兴趣无关的语法知识.因为课时少、班级多,老师受时间和精力限制,只能快速地讲过一遍;学生也只能在短暂的时间里抄下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识,并在下课后转战语文、数学时,迅速把英语知识忘掉.许多农村小学生在被动接受中逐渐排斥英语,甚至放弃英语.在这种困境中,农村小学英语成了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英语无用论---不容忽视的现实视角

  在许多农村小学,很多孩子刚开始接触英语这门与本国语言迥异的外国语言时,充满好奇,对英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在学会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对话后,随着内容的拓展和难度的加深,加上为应对考试不断增加的语法内容,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枯燥乏味,除少部分学生依然保持学习的热情外,许多学生在最初的好奇心与新鲜感褪去之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逐渐淡化,更有甚者,厌倦乃至放弃英语,以至于在很多地方出现英语无用论的说法.

  英语无用论其实是学习无用论的缩影,这种论点把学习英语的收益聚集在功利的现实回报上,甚至以能否提高个人经济收入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英语无用论得以在许多农村地区蔓延,有其赖以滋生的土壤,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对农村地区的许多小学生来说,对汉语即母语的掌握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汉语水平普遍较低,汉语知识的储存与运用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应对未来过早进入社会时,利用这些有限的汉语知识去获取信息、谋生就业、自我成长.在小学毕业或中学毕业时提早进入社会是农村地区许多学生的真实写照,这也是英语无用论的重要着力点.对于半途辍学、没有继续深造的大多数学生来说,英语的实际用处可谓微乎其微,然而正是这门学科,却要消耗掉他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据此英语无用论者认为,在小学开设英语,是教育资源的无端浪费,不如把学习英语的时间放到汉语学习上,以增加获取汉语知识的机会,提高谋生技能.

  显然,英语无用论忽略了英语学习的内在收益,将关注点放在外在收益尤其是经济回报上,这也反映出许多农村家庭理性而功利的教育投资.在沉重教育成本引发的经济压力下,太多的家庭不得不慎重考虑孩子教育的投入与收益问题,尽管有些问题短视而急功近利,但是,每一年,还是有许多农村地区的学生辍学,对于这些过早离开学校的学生而言,英语的作用显得微乎其微,乃至忽略不计.

  对于是否应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的话题,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诚然,在小学英语课程已开设数十年的情况下,不可能因为部分农村学生的过早辍学离校而改变这一课程的设置,事实上,不论怎么争论,不论英语无用论多么流行,英语课已经成为小学阶段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科目.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探讨小学英语课程是否应该取消略显多余.在现有事实下,如何增加小学英语学习的积极回报,减少其消极效应,显得更加迫切,这需要在各种困境中寻找对策,为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育探寻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二、反思与对策

  英语无用论在许多农村地区蔓延,有多种原因.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师资力量有限,学生本人的适应能力不足,学习成绩差,对英语学习的满意度和成就感降低;部分农村家庭收入低、经济投入有限,个体教育周期长、成本高;家长和学生对读书价值的狭隘理解和功利追求等因素,都可能促成这种思想不断繁衍.

  (一)全面提高农村小学英语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落后是农村小学英语教育长久以来难以逾越的障碍,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办学水平,应在师资力量、学科环境、资金投入、社会关注、家庭配合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规范语音、语调,优化教学资源,掌握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变英语学科环境,保证课时量和教学量,合理评价英语学科地位和英语老师的工作成效,小学英语不应该成为边缘学科.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英语教学设备,增设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英语老师待遇、收入,提供进修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让英语教师得以接受再教育,稳住人才,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社会应给予积极关注,资助必要的英语音像资料,鼓励英语人才走入农村基层贡献力量.家长不应该忽视自己的责任,或许农村家长因自身水平问题,对孩子学习英语的帮助有限,理应配合学校鼓励孩子学习英语,切不可传达英语无用论的思想.

  (二)减轻教育经济成本

  为避免英语无用论成为普遍的大众舆论,应加快推动农村小学基础教育改革,针对农村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可适当增加生存技能的学习.教育经费开支占家庭收入比例过大这一经济原因是导致英语无用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减轻教育经济成本,彻底执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贯彻"两免一补"政策,让每一个农村孩子轻松上学,继义务教育之后的中高等教育费用,也需要做出调控,减轻单个家庭所承担的超高经济成本,当教育卸下沉重的经济负担,学习的过程会少一些功利色彩.

  (三)改变教育回报观念

  学习收益不仅涉及物质形态,还包括精神形态,改变家长和学生对学习收益的认识,是消除英语无用论的有效途径.学习是一种获取知识、提高智慧的过程,上学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高学历、拿到更高文凭、寻得体面工作、改善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赢得良好声誉、改变生活命运等.虽然这种"学而优则仕"的追求是长久以来无数读书人的真实写照,然而,一旦这种希望变得渺茫,很多人将丧失寒窗苦读的外在动力,读书也就变得无用.因此,除了关注学习的物质回报,还应重视其给予学习者的内在收益.内在收益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体验与人格发展,学习可以让人激发潜能、积累经验、学会思考、陶冶情操、获得智慧,其对思想的改造和对自我实现的影响,益于个体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拥有更合理的解决思路,并加深个体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此外,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自由空间与心灵顿悟是物质形态难以比拟的.追求学习的物质回报符合常理,与此同时,更应该注重学习的内在收益,学习的结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还应该是对精神世界的有益探索和自我实现的良好发展.

  三、结语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历经多年发展,依然面临多种困境.面对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简陋、教学方法单一、学科地位不高、学习观念落后等诸多难题,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切实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2号 )[EB/OL].(2001-01-18)[2001-03-10].

  [2]胡德映.中国英语教育九十七年回顾[J].山东外语教学,1999(4):55-57.

  [3]谢小童.大众化视阈下的英语教育质量危机与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165-16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cdjy/1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