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小学数学单位量教学的目标设置 与方法探寻

时间:2019-07-31 10:24:21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一、单位量教学的目标设置 1.现实教学中的目标分析 对单位量的教学,首先要有目标意识,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指南。为此,现摘录教学用书或教学设计中对部分单位量设立的教学目标。可以说,表中对单位量教学目标的描述与设置大家并不陌生,而这

  一、单位量教学的目标设置

  1.现实教学中的目标分析

  对单位量的教学,首先要有目标意识,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指南。为此,现摘录教学用书或教学设计中对部分单位量设立的教学目标。可以说,表中对单位量教学目标的描述与设置大家并不陌生,而这些“目标描述”,对单位量教学目标的设置还比较笼统,要求多以“认识”“知道”“了解”等浅显的动词予以描述。面对这样的描述,教师在操作上不知道用怎样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要求,以致经常以一种规定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殊不知,教学目标如果简单、浅显,描述也不够具体、详实,带来的弊端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难以把握,也就导致课堂教学停于表面,更谈不上目标的达成。

小学数学

  2.课程意识下的目标设置

  虽然单位量的教学目标比较笼统,课程标准对其更没有较为明确、具体的要求,但是量感的形成与建立却依赖单位量的教学。同时,对单位量概念、意义的把握,也会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因而单位量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要我们在重视课时目标的同时,站在课程的高度来审视和确立其教学目标。

  (1)助力清晰量感的形成。量感是学生对量的认识、感觉和领悟,指感官对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包括知道单位量的名称、大小和意义,会用合理的计量单位来描述事物等,即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的感性认识。单位量是量的组成,单位量的学习能够支撑量感的形成,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2)助力概念特质的把握。常见的量,通常既有数(单位个数)的意义又有概念的意义。量的教学须要让学生领悟单位量在不同层面的意义,进而促进单位量意义的理解。例如“千克”这个量,既有“1 千克”这一单位量的大小意义,又有与克、吨等其他质量单位都存有的概念和特性。而量的概念与特性(永恒不变性、叠合性、有限可加碱性)又是在认识单位量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教学单位量须要凸显概念的意义和特性。

  二、课程目标下单位量的施教方法

  1.加强活动感受力,帮助学生把握单位量

  对单位量的认识依赖主体的感受能力,单位量的把握需要对各种“量”的直接体验与感受,所以数学教学须要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的感受力。而不同学生的感受能力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数学教学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作用,来体会和把握单位量。

  (1)增设活动环节,丰富感官体验。单位量教学的教学目标不能模糊而应是具体的,学生体验也不能浅显而需要有强烈的感官刺激。对单位量的教学方式不能是机械地走过场的操作,而应与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相联系,让学生对单位量有较为丰富的体验和多元的理解。体积单位是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二维概念向三维意义跨越的“量”。教学中,教师通常借助学生的已有认知进行顺向推理来认识体积单位。与长度和面积单位的教学顺序不同,体积单位教学最先认识的是较小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然后再着重认识立方分米。对 1 立方分米的教学,教材通常依据“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就是 1 立方分米”的规定,把棱长化成厘米进行计算来获得 1 立方分米 =1 000 立方厘米的结论。这样教学,学生对 1 立方分米的认识比较浅显,以致后继学习中解决“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能切成多少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之类的问题时错误很多。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立方分米的认识仅停留在初步感知和简单计算上,学生对 1 立方分米的大小认识不丰富,更谈不上掌握 1 立方分米的概念了。对此,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对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先进行比划,感知它的大小,然后让学生测量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1 分米或者是 10 厘米,得出每个面都是 1 平方分米或 100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此时再出示教材中对 1 立方分米的规定。接着用动画演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即先将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按不同方式切成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排成一排,再用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堆出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这样,学生对 1 立方分米一定会有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体验。

  (2)加强实践操作,形成清晰量感。单位量的教学,需要以操作为重要手段,重视学生的感官体验,对单位量形成清晰、深刻的认识。质量是一种相当抽象的量。而对小学生来说,虽然不必也不需要对单位质量有精准的把握,但是必要的认知和量感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以 1 千克为例,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形成量感呢?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掂一掂 1 千克食盐和拎一拎 1 千克大米的质量,并让学生根据个人手臂(酸胀程度)的感觉获得对 1 千克的直接体验,初步建立 1 千克的轻重概念。其次,围绕 1 千克设计“猜一猜”“比一比”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拎一拎不足 1 千克和大于 1 千克的物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根据前面积累的对 1 千克的感觉来对相近物体的质量进行判断,学生会根据物体的外形、体积等信息对物体的质量进行分析,在猜测、判断、交流、辨析等活动中实现对 1 千克的深刻把握。再次,是依据学生在活动和判断中形成的认识,让学生对一些接近整千克数的物体(如大瓶饮料、小袋大米)的质量进行判断并称量,同时让学生估计多少相同物品(如各种食品)的质量接近 1 千克,进而让学生在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中较为准确地把握了 1 千克质量的大小。

  2.发展学习理解力,帮助学生建构单位量

  数学理解是数学教学的要务,是学生认识、掌握数学内涵和本质的表现形态。单位量的教学,也需要学生在感知、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构建单位量,以实现单位量的数学理解。

  (1)在比较中知晓道理。常见的量有怎样的特性,又为何有这样的特性等问题是学生在认识量时经常困惑的问题。所以,数学教学不仅须要结合单位量让学生感受到其有哪些特性,还须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进而促进学生对单位量的认识与理解。角也是一种量,属于图形的范畴,具有半抽象性,是由同一顶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平面图形,既有大小之分又存在方向差异。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对 1°这一单位量的定义,教材通常是将半圆(量角器)平均分成 180 份,每份的大小就是 1°,这样单刀直入式的教学,看似简洁高效,却是生硬的告知式讲解,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难以主动接纳这样的规定,也经常会有“为什么要把半圆(量角器)平均分?为什么要平均分成 180 份?”等疑惑,这样无益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问题意识的养成。对此,可以创设“比大小”的问题情境来展开教学。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出示两个区别明显的角,学生直观地判断出大小之后,追问学生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会根据学习经验得出应找一个标准来比较,这时教师顺势出示一个角并说明比较的方法:“老师就有这样的标准角,看这两个角中各有几个这样的标准角”,然后分别用标准角与两个角进行比较,发现较大的角里含有标准角的个数多,所以这个角就大一些。接着再出示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角,让学生判断:“用这个标准角再比较这两个角形吗?为什么不行?”学生发现用刚才的标准角来比较,因为两个角里都得不到整数个的标准角,所以比较不出它们的大小。“这样的标准角不行,那么应该用怎样的标准角呢?”“应该用小一些的标准角。” 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后,出示小一些的标准角,带领学生一起比较出角的大小。紧接着,可以再出示两个大小不易比较的角让学生比较,学生发现用小一些的标准角也无法比较出角的大小。“那怎么办呢?”…… 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需要一个不变的标准角来进行比较。此时,顺理成章地呈现教材中关于 1°角的规定。创设这样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角的度量和计量的需要,有助于让学生怀着积极的学习心态进入角的大小度量的教学环节。

  (2)在活动中感悟特性。动手操作是学生对抽象事物或概念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手段。学生直观体验的获得、已有认识的丰富、知识经验的积累等都离不开丰富的数学活动。所以,单位量的教学应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方式,创设合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单位量有深刻的认知。例如长度单位厘米 、分米和米,这些量虽然学生俯拾皆是,但是其特性学生通常一无所知,即对其运动不变性、叠合性、有限可加减性不甚明了。虽然教材中的很多教学活动和环节都能体现这三方面的特性,但是并没有予以凸显,学生也就很难有效地感受到这些量的特性,为此,数学教学须要充分凸显它们的特性。就拿分米的认识来说,让学生体会到其运动不变性,一般采用观察、比较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不同摆放位置的 1 分米都是一样长的,或者说不管何时何地 10 厘米都是 1 分米;让学生感受叠合的特性,一般结合操作和演示,借助从 1 厘米开始,1 厘米 1 厘米地接成 10 厘米的动画演示,让学生感悟到 1 分米是由 10 个 1 厘米组合而成的;而让学生体会有限可加减性,一般结合诸如“红彩带长 4 分米,蓝彩带比红彩带短 5 厘米,蓝彩带有多长?”等比较物体长短的实际问题来实现。可以说,单位量的教学,设若想让学生准确理解这些抽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缺少针对其特性的教学环节和问题的设计,只有在这些环节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直观、准确地把握单位量的意义。

  (3)在联系中深化认知。大家知道,量虽然客观存在,但有其规定性,同类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人为规定的。单一地呈现单位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或者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抽象的单位量的印象和认识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模糊,在判断和使用时经常难以提取清晰、准确的表象或信息来解决问题。对此,可以将大小关系相同的不同类单位量进行对此,让学生在比较和联系中发现个中规定的相同或相通之处,以深刻掌握单位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学了分米和毫米之后,引导学生归纳毫米、厘米、分米和米这四种长度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并以阶梯式的图示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它们的大小关系,知道其中最长的长度单位是米,最短的长度单位是毫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每 10 个低级长度单位就合成了 1 个新的较高级长度单位。随后再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学过的单位之间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并在阶梯式的图示上呈现出来进行比较。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帮助学生丰富了单位量的数学表象,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还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感官量知识体系。

  相关推荐:小学生数学学习新发展政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4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