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若尔盖草原生态治理对策与思考

时间:2022-06-02 08:58:52 所属分类:农业基础科学 浏览量:

若尔盖草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对其进行保护、修复至关重要。本项目根据若尔盖草原退化原因、退化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针对轻度退化草地架设草原围栏,使项目区的植被得到休养生息和自我修复。针对中度退化草地,通过补播可提高可食牧草比例和

  若尔盖草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对其进行保护、修复至关重要。本项目根据若尔盖草原退化原因、退化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针对轻度退化草地架设草原围栏,使项目区的植被得到休养生息和自我修复。针对中度退化草地,通过补播可提高可食牧草比例和植被盖度; 通过毒害草治理,改善植物群落结构,可增加可食牧草的比例。通过人工种草,增加饲草料的供给做好冬春储备,提高抗灾保畜能力。

若尔盖草原生态治理对策与思考

  1 若尔盖草原概况

  若尔盖草原占地面积约 65. 2 万公顷,东西宽 25km,南北长 35km,平均海拔 3 400m 左右。该地气候属高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1. 1℃, 1 月份平均气温- 10. 6℃,7 月份平均气温 10. 8℃,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降雨量可达 600mm,5 ~ 10 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 86%,11 月至次年 4 月为旱季,占全年降雨量的 14%[1]。

  2 若尔盖草原退化原因

  造成若尔盖草原退化的原因包括过牧、高原鼠危害、中藏药挖掘。草原超载过牧,草地长期得不到合理利用是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有数据表明,若尔盖放牧草地 65. 2 万公顷,理论载畜量为 160. 4 万羊单位,全县有牲畜 118. 1 万混合头,折合 334. 8 万羊单位,超载已达 52%。若尔盖县草原鼠害面积约 2 万公顷,其中高原鼢鼠的危害最为严重,通过啃食植被根系、挖掘鼠洞造成草原不同程度的退化[2]。近年来随着中藏药的开发,若尔盖虫草等药用植物的乱采滥挖现象极其严重,这也是造成草地退化不可忽视的原因。草原退化最直观的表现是形成大面积的毒害草丛生地、黑土滩等。

  3 若尔盖退化草原治理对策

  3. 1 工程概况若尔盖县退牧还草项目根据若尔盖草原生态环境特点、退化程度和退化原因,分为几个区域进行治理。通过草原围栏架设使项目区的植被得到休养生息进行围栏封育 1 333hm2 ; 通过草种补播提高草地草产量和植被盖度进行退化草原改良 1. 6 万公顷; 通过人工种草有效增加饲草料的供给进行人工种草 667hm2 ; 通过毒害草治理改善植物群落结构增加可食用草的比例进行毒害草治理 667hm2 ; 通过灭鼠、翻耕、播种等措施进行黑土滩治理 1 200hm2 。

  3. 2 围栏封育 3. 2. 1 治理衡量指标植被覆盖度 50% ~ 70%,每公顷鲜草产量在 1 950~2 850 kg 的退化草原。 3. 2. 2 工程措施采取 “草地调查+围栏架设+实时监测”的技术措施。使用 Google 地球地形图、全球定位仪 GPS 和其他测量工具勘察标定草场界限,调查项目乡、镇、村草地资源状况,评估草地生产力和生产潜力。草原围栏安装流程包括: 平地定线、设置角钢小立柱、埋设围栏中间柱和角柱、架设支撑杆、埋设地锚、架设编结网围栏、安装门及标识牌。利用 3S ( GPS、 GIS、RS) 技术与常规地面调查技术相结合,定期对草原围栏地块的草原植被盖度、牧草产量、优良牧草比例等指标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工程建设进度、工程完成情况,分析、评价工程建设取得的效果,及时调整放牧计划。

  3. 3 退化草地改良 3. 3. 1 治理衡量指标草地出现部分裸斑,具有明显草原退化特征,植被盖度低于 60%、每公顷鲜草产量 2 250kg 以下。 3. 3. 2 工程措施采取 “草种混播+踩踏盖种+追肥+管护”的技术措施。选择 “川草 1 号”老芒麦与康巴垂穗披碱草按 1 ∶ 1 的比例均匀混合,在植被未返青前的4~5 月份播种,播量为 30kg /hm2 ,均匀撒播后驱赶牛羊践踏盖种,在牧草分蘖期追施氮肥。退化草地改良区域当年严禁放牧,保证草场草原植被能够在短期内恢复生机、更新复壮。改良后的第二年进行轻度放牧并在开花期刈割,刈割后可调制青干草或青贮以备牛羊冬春补饲。

  3. 4 人工种草 3. 4. 1 实施地选择选择向阳背风、地势高平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离定居点或牲畜棚圈较近的草地。 3. 4. 2 工程措施采取 “平整地面+划破草皮+施基肥+草种混播+ 草地管理”的技术措施。清除地面较大的石块和杂物,人工平整地面疏松表土,施用腐熟牛羊粪做基肥。用圆盘耙于雨后将草皮划破 ( 深度为 3 ~ 5cm、行距 20~30cm) ,将 “川草 1 号”老芒麦、康巴垂穗披碱草 ( 各 1. 5kg) 混种后于 5 月中旬播种。后期进行草地管理,包括除杂、施肥、收获等。多年生牧草播种当年苗期杂草较多,须及时防除。追肥可根据牧草生长情况,于分蘖期施用复合肥,促进分蘖和生长。草地治理当年在停止生长后收割,第二年以后在开花期收割,调制青干草或青贮以备牛羊冬春补饲。

  3. 5 毒害草治理 3. 5. 1 治理衡量指标毒害草种类主要有狼毒、乌头、橐吾、棘豆等毒害草,以狼毒、橐吾危害最为严重,选择毒害草盖度大于 60%的草地进行治理。 3. 5. 2 工程措施主要采用 “灭杀毒害草+草种补播”的技术措施。根据当地草原毒害草的种类和分布特点,在不破坏草原植被、不影响可食牧草的前提下,选择高效、低毒的内吸传导型选择性除草剂 ( 三氯吡氧乙酸) 对毒害草进行灭杀。用药量根据说明书进行,用药时间为毒害草叶面充分展开的生长旺盛阶段。避免天然可食牧草、灌木和人工草地受药,使用背负式喷雾器采用人工定向喷雾,使目标毒害草充分着药,保证用药 2h 内无雨才有效。草种补播选择 “川草 1 号”老芒麦、康巴垂穗披碱草各 1kg 进行混播。补播时间应在 4 ~ 5 月,于毒害草清除后进行,时间不宜太晚。补播时地块划分为若干等面积的小区,按小区面积称种子,撒完后要检查补漏。

  4 修复效果与思考

  本项目完成若尔盖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面积约 2 万公顷,工程实施前与实施后相比,围栏封育地植被盖度达到 92%,草地改良后植被覆盖度可达 86%,人工草地牧草产量增长 3 倍以上,毒害草丛生地毒害草覆盖度降低了 35%,黑土滩植被覆盖度达 63%。实施项目措施短期内对缓解草地退化、提高草地生产力有很好的效果,但经过人为干扰恢复的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单一、稳定性较差,容易退化。一方面,草地建群物种多样性低,导致草原生态功能单一、不稳定,所以应选择适合项目区域生长且种类丰富的草种。另一方面,项目实施后需要进行连续多年的管护,牧民孤立于保护工程之外参与性低仅依靠企业管理会造成项目成本增加且效果不理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应该是政府、企业、牧民多方参与,形成治理与管护稳定长效的机制。特别是工程实施后落实草原承包责任,研究探索对承包草场实行草畜平衡规划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杨雨薇,吴迪. 若尔盖县土地沙漠化研究进展 [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 ( 18) : 98-101.

  [2] 刘伟,杨孔,徐高伟. 高原鼢鼠对若尔盖高原湿地草原植物群落的扰动效应 [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20,43 ( 01) : 84-88.

  《若尔盖草原生态治理对策与思考》来源:《草学》,作者:张丽霞1,2 ,罗 燕2 ,范 康1,2 ,鲜 鑫2 ,李学政2 ,邓红华1,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nyjckx/5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