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澧县渔业发展战略初探

时间:2019-03-06 11:11:21 所属分类:水产与渔业 浏览量:

澧县是湖南省的水产养殖大县,全县总水面43万亩,其中垸内水域面积20.5万亩。2016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1万t,渔业总产值6.8亿元。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渔业自身的结构性矛盾以及面临的生态环保压力日益凸显,现代渔业必须坚持创新、协调

  澧县是湖南省的水产养殖大县,全县总水面43万亩,其中垸内水域面积20.5万亩。2016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1万t,渔业总产值6.8亿元。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渔业自身的结构性矛盾以及面临的生态环保压力日益凸显,现代渔业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养殖结构,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此,本文从渔业资源及合理利用的角度,对澧县渔业发展战略进行初步探讨。

渔业科学进展杂志征收渔业类论文

  推荐期刊:《渔业科学进展》多年来,在主编唐启升院士和学报编委会的领导下,严格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始终把刊物的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出版行业标准,使《海洋水产研究》学报编排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1渔业资源

  澧县地处湖南西北部,属澧水流域、西洞庭湖区,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渔业生产。全年平均气温16.6℃,光照1,770.6h,无霜期272d,鱼类生长期241d,降雨量1,164.3㎜。

  1.1水域资源

  澧县垸内水域面积20.5万亩,其中池塘12.2万亩(精养鱼池10.4万亩),河流湖库8.3万亩;稻田面积20万亩,已开展稻田综合种养的不到3万亩。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澧县境内澧水河流及水库水质良好,总体维持Ⅱ-Ⅲ类,个别水库水质为Ⅳ类。根据浮游生物、有机碎屑和细菌等饵料生物量,测算水域的鲢鳙鱼产力为150~600kg/hm2。养殖水域一般水深1.5~3m、透明度20~50㎝,池水上下温差小,光合作用强烈,pH值为6~7.5,溶氧量多在4㎎/L以上。

  1.2水生生物资源

  浮游植物共计6门48属80余种,主要有绿藻40种、蓝藻12种、硅藻10种;浮游动物4门22种,以轮虫最多,为12种;底栖动物共计3门6纲46种,其中环节动物10种、软体动物16种、节肢动物20种;水生高等植物共计3纲17科72种,主要有双子叶植物28种、单子叶植物44种。

  澧水水系有鱼类94种,隶属于10目16科,其中鲤科鱼类60种,占63.8%。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鲶、鳜、黄颡鱼、鲌、鲴、鳅、鳝等20余种,特种水产品龟、鳖、虾、蟹、螺、蚌、大鲵等10多种,还有经济水生植物茭白、菱角、荸荠、莲藕、芡实等。外来经济物种主要有:斑点叉尾鮰、大口黑鲈、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等。

  2渔业产业发展现状

  澧县养殖水体包括池塘、河流湖库和稻田3类,主要集中于东南部的湖区和平原区域。2012-2016年,澧县水产养殖面积14万~15万亩,其中精养池塘10万~11万亩;水产品年总产量5.6万~6.1万t,其中养殖产量5.3万~5.8万t,约占95%,养殖产量中常规鱼约占70%;年渔业产值5.1亿~7.3亿元,约占大农业总产值的6%~7%。

  2.1池塘养殖

  澧县2/3的池塘养殖以常规鱼类为主,主要养殖模式包括轮捕轮放、特色品种专养、鱼鳖混养等,其中草鱼为第一大品种,约占鱼类养殖产量的40%。特色品种池塘养殖有鱼鳖混养1.9万亩、黄颡鱼1万亩、南美白对虾0.7万亩,大口鲶、黄尾鲴、鳜鱼、翘嘴鲌、黄鳝、泥鳅等也有一定规模的养殖。

  2.2河流湖库增养殖

  河流湖库等大水面增养殖主要是大水面放养鲢鳙鱼、增殖定居性鱼类,其次是正在被取缔的“三网”养殖。澧县大中型水库共5座,水域面积6万亩,2016年鱼产量663t。

  2.3稻渔综合种养稻渔

  综合种养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主要包括稻虾、稻鱼等共作类型。澧县现有20万亩稻田,2016年稻田养殖2.8万亩,其中稻虾2.5万亩、稻鱼0.2万亩,养殖产量0.3万t。

  2.4水产苗种及服务业

  全县有大小苗种场19个,其中省级水产良种场2家,年产各类鱼苗超过10亿尾,基本能满足现有生产需求。建有农业部定点水产批发市场1家和2,000t的冷库1个,年交易量11万~12万t,冷链物流和水产品加工得到初具规模。

  3现代渔业发展战略思考

  澧县具有良好的水产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现代渔业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体结构上,大水面养殖逐步压缩,池塘养殖稳定提升,稻田养殖迅猛发展,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3.1规范大水面养殖

  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区、资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管理,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保护水域环境和渔业资源;取缔水库三网养鱼,禁止大水面投肥投饵,严格控制养殖业环境污染;为有效利用水库浮游生物资源,逐步建立基于水库鱼产力和水质状况的鲢鳙放养规模,因地制宜开展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放鱼养水”活动,推行净水渔业,改善水质环境,促进大水面渔业转型升级和生态修复协调发展。根据浮游生物、有机碎屑和细菌等生物量测算,大中型水库一般在10~20kg/亩。

  3.2提升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是水产品供给的主要来源,随着大水面限养禁养,其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而现有池塘设施老化、常规品种效益低下,根本出路在于改造升级、提质增效。一是加快池塘标准化改造,主要是清淤、护坡、加固池堤、完善排灌系统及水电等配套设施,挖掘生产潜力,提高抗灾能力;二是合理安排养殖容量,加强养殖尾水净化处理,实行生态养殖、达标排放,避免环境污染;三是推广优质特色水产品种及健康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如池塘循环水养殖、种养结合立体养殖等,增加鳖、虾、蟹、鳜、鲌、鳅、黄颡鱼等名优品种的养殖比例和规模,提高池塘养殖效益。

  池塘养殖规模保持在12万~15万亩,池塘养殖容量维持在1,000kg/亩以内,其中优质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由3万~4万亩发展到6万~7万亩,产值占比达到40%以上。

  3.3发展稻田综合种养

  统筹挖掘澧县宜渔稻田的养殖潜力,发展综合种养,打造新型高效产业链。在湖区和平原区发展稻虾、稻鳅、稻鳖、稻蛙等生态种养模式,西北部山丘区适度发展稻田养鱼。稻渔综合种养规模保持在5万~10万亩,养殖容量控制在200kg/亩以内。

  3.4加强三产融合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促进渔业产业链延伸。水产品保鲜、物流、加工产业,集垂钓、旅游、观光、体验、餐饮、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可成倍提升渔业产品的附加值,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应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4保障措施

  4.1制定水域滩涂规划,推进养殖水域确权

  制定和实施水域滩涂规划,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完善全民所有养殖水域、滩涂使用审批,健全使用权的招、拍、挂等交易制度;推进集体所有养殖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规范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4.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防范风险能力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渔业;改革完善渔业油价补贴,重点支持鱼类增殖放流、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稻渔综合种养;探索采用信贷担保、贴息、养殖水域滩涂不动产权证质押等方式,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支持渔业发展,完善渔民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等制度;建立健全渔业保险支持政策,发展渔业互助保险,增加渔业保险保费补贴,推动开展高温、寒冻、洪涝等渔业灾害保险。

  4.3强化渔业资源保护和渔政执法管理

  加强渔政机构和队伍建设,保障执法经费,提升执法装备水平,构建全责统一、权威高效的渔政执法体制。推动完善渔业行政执法和环境执法衔接机制,加大对无证养殖、非法侵占养殖水域滩涂、破坏渔业资源环境、危害水产品质量安全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4.4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

  渔业主管部门负责水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重点对养殖投入品的使用加强监管,督促落实三项记录(生产、用药、销售记录),实现水产品生产全程可追溯;推进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制定和实施水产品品牌评价认定、品牌保护和品牌推广的系列办法,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自主品牌建设,培育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nykx/scyyy/44891.html